海關在上月底開始一連兩周展開代號「追跡者II」的拘捕行動,打擊跨境轉運及供應本港冒牌貨品違法活動,行動中檢獲約8萬件冒牌貨物,包括手袋、手表、電話配件、太陽眼鏡和時尚配飾,估計市值逾2200萬元,共5名男女被捕。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課監督洪漢榮表示,海關一直致力打擊各類侵權活動,經常巡查全港各區俗稱「拆貨場」的物流公司,堵截跨境冒牌貨物。在本年農曆新年後第5波疫情爆發以來,粵港兩地貨車處低水平流量,海關留意到部分物流公司由陸路改為海運將貨物輸入本港,針對運輸形式的轉變,海關在過去2個月加強情報分析和實地勘察,鎖定多過涉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風險較高的拆貨場,部分在最近才開始營運。在進行一連串監視行動後,於上月26日至本月9日展開拘捕行動,動員逾50人,偵破12宗案件,檢獲約8萬件冒牌貨物,市值逾2200萬元,拘捕4男1女(25至26歲),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已獲准保釋候查。與上次行動相比,今次檢獲貨物的數量和價額是上次行動的3倍和1.2倍。
海關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指揮官馮衛正馮偉正表示,涉案拆貨場位於元朗、青衣和葵涌,12宗案中,其中10宗相信貨物會轉運到外地,包括歐美、中東、亞洲和非洲等地區,其餘2宗涉及本地派遞。
第一宗案關員在葵涌一間物流公司檢獲一個載有2個冒牌手袋和女裝鞋的包裹,遂進行監控派遞行動,根據包裹上的電話成功聯絡收貨人,並將貨物送到荃灣一個甲級寫字樓單位,即場拘捕一名25歲女子,並在其工作地方再搜出19件冒牌物品,包括手袋、女裝鞋和飾物等。調查顯示被捕女子在該寫字樓工作,但同時在網上社交平台開設專業兼營網站,透過通訊軟件和顧客聯絡,當收到顧客訂單後就會購入冒牌物品,物流公司送到她的工作地點,其後由本地速遞公司將貨物寄給顧客,貨物平均售價由數百至數千元不等,約正貨價的一成。
第2宗案關員在葵涌一間物流公司檢獲一個載有14對冒牌波鞋的包裹,其後到觀塘一工廈單位破獲一個售賣冒牌波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再檢獲 880 件冒牌物品,拘捕一名26歲男售貨員,同日再拘捕3名同為25歲的男店主。被捕店主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分別售賣冒牌貨物給本港及海外顧客,顧客在網上付款後可選擇到店舖取貨或郵寄,貨物售價與正貨相約。
海關表示涉及高價值冒牌貨品有上升趨勢,持續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物流運作,導致貨運成本上升,不法分子改為走私高價值無牌物品,如手表、無線耳機和太陽眼鏡等,以利潤抵銷運輸成本的上升。今次海關在元朗一個拆貨場檢獲5200隻冒牌手表,總值500萬元,是海關有紀錄以來單一最大一宗的冒牌手表案,如成功轉運外地,在當地售價每隻5000元至1萬元不等。另外在本月3日於青衣一個拆貨場,關員發現14箱貨物,搜出大批無線耳機,總值112萬元。(記者 區天海)
行動中檢獲的冒牌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