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香港首季經濟收縮4%,政府並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預算案所提的2%至3.5%,向下修訂為1%至2%。第五波疫情襲港,加上外圍經濟遜色,皆是造成復蘇中斷的元兇;展望未來,香港須繼續穩控疫情,並盡快與內地恢復通關,以對沖外圍風險,避免再陷衰退。
第五波疫情不單奪去了逾9000條寶貴性命,亦對經濟活動構成嚴重影響,首季私人消費開支便按年大跌5.5%,按季更挫8.8%。外圍需求持續不振,美國首季GDP年率化倒退1.4%;與內地之間貨運則受疫情干擾,拖累期內香港出口下跌4.5%,此前則升13.5%。在整體市況轉淡的基礎上,市場對未來看法趨於審慎,所以整體投資開支也瀉8.4%。換言之,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第一季度全面向下。
中短期內,來自外圍的壓力越來越明顯。全球通脹本已偏高,烏克蘭戰事更令問題雪上加霜,美國CPI連續兩月處於8%以上,而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和能源可能銳減甚至中斷,更恐進一步推高現時歐盟逾7%的通脹率。美聯儲縮表兼加息的力度,已是史無前例地高,加大收水非但加劇當地經濟下行壓力,儲局甚至預告無法保證讓經濟軟着陸。香港資金環境已因加息預期收緊,港匯還跌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連續兩日入市捍衛港元,而港股亦因資金流走而跌穿2萬大關。外圍通脹、衰退、收水等壓力,不論資金面抑或基本面,皆對香港經濟前景構成負面影響。
在香港內部,疫情威脅還遠未解除。雖然,專家指由於接種兩劑疫苗人口達到85%,及第五波疫情令不少市民帶有抗體,相信香港已築起了防重症的屏障,惟抗體水平會隨時間下降,加上病毒變種風險揮之不去,故大家實不能太過掉以輕心。事實上,香港疫情縱明顯回順,惟過去兩周都在200至300宗徘徊,沒有更進一步的回落跡象。本港新出現的傳播鏈,以及全球多地疫情均見反彈的現狀,均提醒我們疫情形勢還很嚴峻,其對經濟的影響還將持續。
外圍風高浪急,但我們並非束手無策!政府維持今年GDP正增長的估算,表示經濟前景依然審慎樂觀;為了確保經濟穩定向好發展,有關方面還有大量工作可做。第一必須穩控疫情,貫徹「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原則。第二是繼續完善風險管理,如透過壓力測試等,確保收水潮不會造成系統性金融動蕩。第三是繼續確保物資充裕,避免供應不足令物價飆升。第四是密切觀察市場動向,必要時加推刺激經濟、利民紓困措施。第五是盡快恢復與內地通關。上海疫情逐漸受控,這對香港及世界都帶來正面提振。上海新提出目標於本月中旬實現「社會面清零」,即以行政區為單位連續三天零感染,並提出「社會面基本清零」是連續三天新增確診數字少於區內人口的十萬分之一;以此衡量,香港要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須把每日新增確診從目前兩三百宗降至數十宗。說到底,若然疫情失控,經濟必然堪憂,包括損及上述第二至第五點的工作;所以,穩控疫情仍是香港頭等要務。(圖源: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