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專題】國家藝術基金系列—— 馬逢國:加強文化素質培育 提升藝術專才地位

【專題】國家藝術基金系列—— 馬逢國:加強文化素質培育 提升藝術專才地位

責任編輯:副刊 2022-05-16 19:01:5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記者 洪嘉禧)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既保留中國傳統文化,也融合西方的普世價值,多元文化促進了創意產業的發展。為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藝術界又該如何把握這個機遇?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指出國家藝術基金首次有香港項目入圍,對本地藝術界產生積極、正面的作用,他並出謀獻策,希望香港能夠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馬逢國.jpeg

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表示,是次入圍國家藝術基金有助青年藝術家未來與內地建立合作與交流。

   國家藝術基金3月1日公布2022年資助項目名單,今年首次有香港藝術項目入圍,而且達9個之多,包括6個舞台藝術類項目及3個美術類項目。香港文聯首次接受國家藝術基金委託,作為香港申請的第三方,為申請項目安排顧問及評審工作,負責接受申請、協助組織審核,以及項目獲得資助後協助執行、監察等。香港文聯會長馬逢國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過往香港若申請國家藝術基金,要與全國的申請項目放在一起,競爭十分激烈。今次新政策提供了一個專項計劃供申請,加上本會協助、推廣和宣傳,大大提升了成功率。今年獲資助的藝術項目共有9個,相信可以提升未來本地藝術工作者的信心及參與熱情,對香港藝術界的發展產生正面作用。」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的跨界融合作品《相遇在敦煌,永續在故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jpg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以跨界融合作品《「飛越二千年文化:相遇在敦煌,永續在故宮」音樂會》」入圍國家藝術基金。

   有助項目於內地發展

   在眾多獲資助項目中,馬逢國對年輕樂團「天籟敦煌」以故宮為主題的項目印象較深刻,另外他亦很欣賞年輕粵劇花旦謝曉瑩與其創辦的靈宵劇團,該團分別以「小戲曲《畫皮》」及「戲曲編劇《馬湘蘭》」兩個項目獲得資助。馬逢國指藝術界年輕人能得到國家肯定及關注,讓他十分高興,希望年輕藝術家可更深入了解傳統文化遺產。是次入圍項目對於藝術人士的幫助,並不在於基金資助金額的多少,而是開啟了一扇大門,讓本港藝術家在國家的支持下得以循多方面發展,馬逢國認為:「入圍項目能得到國家藝術基金的關注及肯定,是很大的鼓舞,這個榮譽有助藝術團體推廣文化節目,而且對於申請其他資助也有正面幫助。日後到內地演出也會更易獲得支持,例如找地方部門、團體合作籌辦藝術節目將更順利。希望香港藝術團體可多些探討內地的文化藝術市場,亦能透過項目接觸到內地的觀眾、了解他們的欣賞品味。國家藝術基金給予藝術界更多機會,對推動兩地融合,以及融入大灣區及國家整體發展都有幫助,對香港藝術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出席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成立啟動禮.jpeg

馬逢國出席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成立啟動禮。

   今次獲得資助的藝團將在內地有更好的前景,亦利於他們推動合作、增加演出機會。新一輪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於即日起至6月15日接受申報,馬逢國提醒申請機構應多花時間研究各項要求,特別是類別要選擇清楚,以免優秀的節目因報錯範疇而錯失機會。

 文聯《融通中外.文明互鑒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jpg

馬逢國參與「融通中外.文明互鑒」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峰論壇。

   對文化政策的建議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藝術家及藝團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如舉辦香港周、安排香港藝術家及藝團出外表演、邀請知名藝術家或藝團來港演出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年初建議下屆政府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文體旅局的成立將有助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文體旅局是馬逢國由12年前開始一直倡議的政策,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架構上能作出整合,他指出:「文體旅局應把散落在不同部門的文化政策小組作統一管理,如在教育局轄下的藝術教育部、隸屬發展局的古物古蹟辦事處、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的廣播、電視、設計電影等文化產業、供市民舉辦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的康文署,以及科技局負責的多媒體電影等,把與文化有關而散落在各政府部門的分支聚集在文體旅局,可易於協調,以及提出有利於文化發展及交流的政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區網頁圖片).jpg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暑假開幕,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

   海外辦事處助文化推廣

   除此之外,特區政府設立了近20個駐海外及內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馬逢國表示應該善用資源,希望政府能為辦事處的名稱增加「文化」二字,變成「海外經濟文化貿易辦事處」,提升這些辦事處的文化職能,配置文化專員,專職協調、組織和推動文化交流工作。他解釋:「為配合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新定位,有兩方面要做好,第一是『請進來』,將外國的優秀文化項目、節目、人才引進香港,如經常舉辦中外文化藝術交流項目及國際評選活動,廣邀內地及世界各地藝術文化界參與和進行交流。第二是『走出去』,幫助本土的團體及藝術家到外地增加演出、曝光及展覽的機會。『海外經濟文化貿易辦事處』為文化藝術界提供可依靠的海外平台,幫助香港藝術界『走出去』。」

文聯《國家藝術基金》面向港澳特區全面開放一般項目申報講談會.jpg

馬逢國認為,香港各界積極參與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工作,展現香港精神,說好中國故事。

   加深文化底蘊

   對於香港如何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馬逢國認為香港有條件做好這個角色,應把握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在硬件方面,政府近年持續推進表演場地的建設,多項大型文化藝術設施已經陸續啓用,如於2019年開幕的戲曲中心,肩負推動戲曲的當代發展、推廣和傳承;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近年已開幕,向參觀者展示了當代視覺藝術品;至於萬眾期待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短期內亦將落成,日後將展出珍貴的故宮文化珍品;位於九龍灣的東九文化中心也計劃於2023年啟用,將會配置創新科技設備,推動藝術科技的發展;而預計於2024年落成的西九文化區演藝綜合劇場,將提供另一個舞蹈和戲劇表演場地。馬逢國認為,香港有足夠的硬件措施讓本地及外地藝術團體表演,但在軟件方面仍需要改善,藝術界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他坦言:「『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文化交流中心首先要向外地展示自身的優秀文化,藝術界應主動深入了解歷史文化,增強文化底蘊,提升文化自信,將傳統的文化展現好、創作好、加工好,創作出更多文化根底紮實的藝術精品。」

香港書藝會會員作品展.jpg

馬逢國表示,藝術界需要提高對於中國文化的認識,學識修養能幫助藝術家提高創作境界及藝術表現力。

   營造社會藝術氛圍

   培養人才方面,馬逢國認為必須以學校教育為核心,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以及欣賞、掌握,運用藝術的能力,再從青少年到社會各階層,加強香港市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及繼承,也能提升市民的歸屬感及自豪感。除此之外,他認為營造良好的藝術發展氛圍也十分重要,他強調:「文化發展是一個整體社會的發展工程,長遠來說會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能鼓勵市民創新、推動創意產業發展。政府可透過政策營造藝術家備受尊重的社會環境,例如舉行比賽評選,肯定並提升文藝專才的社會地位,如大型的工匠比賽,讓市民知道做手工藝也能有成就、有未來,家長便會投放資源讓小朋友發展藝術,這樣才會培養出優秀的年輕藝術家。必須重視及表揚藝術人才,才能令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香港蘭亭學會「香港蘭亭學會藝展-二零二壹」開幕禮2.jpg

馬逢國參與香港蘭亭學會「香港蘭亭學會藝展-二零二壹」開幕禮。

   香港擁有融匯中外的優勢,藝術界擁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技巧,更能掌握西方對於藝術的習慣、喜好,更容易開展交流,並從中促進自身發展。藝術表演舞台每年都有很多活動,要成為文化交流中心更重要的是「交流」,馬逢國補充:「交流並不只是演出,還有對藝術的探討,包括藝術理論、評論交流,又或文化學術研究、培訓、推廣交流,應多舉辦不同藝術範疇的博覽會如影視、設計、建築、珠寶、美食等,慢慢建立規模,當項目種類及參與的人數愈來愈多,規模獲外界肯定,自自然然就能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馬逢國相信在國家支持、政府的領導下,加上文化藝術界共同努力,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能逐步實現。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四周年暨中國電影節2021開幕禮及香港文聯龍舟下水及點睛儀式.jpg

馬逢國認為應鼓勵市民多參與藝術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藝術氛圍。

 

責任編輯:副刊 【專題】國家藝術基金系列—— 馬逢國:加強文化素質培育 提升藝術專才地位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