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一項新調查發現,逾8成受訪護老者出現輕度或以上抑鬱,有近1成受訪者曾經常出現或近乎每日出現「想到自己最好去死或者自殘」的想法。該機構倡政府統籌各地區組織,強化地區支援網絡,善用基層醫療系統,照顧不同長者。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本年4月就「護老者疫下困境與壓力」進行調查,訪問287名護老者。結果發現,逾8成受訪護老者出現輕度或以上抑鬱;52.3%受訪護老者出現中度或以上抑鬱,並有9.4%曾經常出現或近乎每日出現「想到自己最好去死或者自殘」的想法。
調查亦發現,護老者疫情下最常遇到5個困境,有4個與防疫資訊有關,包括對隔離機制的認識不足佔53.3%、欠缺正確醫療資訊佔45.6%、因照顧長者而減少個人生活選擇佔45.6%、欠缺呈報機制的詳細資訊佔36.6%、對病情的認識不足佔33.4%。
此外,在支援措施方面,調查發現護老者最重視救護服務、藥物、食物及申報染疫後跟進工作等實質支援;年輕的護老者則較重視「整合不同平台的防疫抗疫知識為懶人包,以便讀取」。
機構建議政府強化地區支援網絡,統籌各地區組織,如社會服務單位、地區團體、屋邨辧事處、互助委員會、業主立案法團等,按當區染疫名單派送防疫物資及日常用品,制定及定期更新高危人士名單和加強中央電話支援熱線的處理能力等,有需要時按地區分發來電至當區社會服務單位;善用基層醫療系統,建立有效分流機制、在安排治療及隔離措施時,政府應優先照顧年長體弱患者的特別需要。
機構又指,護老者在第五波疫情時面對恐慌、徬徨無助、不安等負面情緒,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鼓勵護老者注意疫後心理健康,如有需要,及早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