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新型活性電解液,讓液流電池能在室溫及低至-20℃的環境中運作。該團隊由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盧怡君領導,詳情已刊登於學術期刊《Nature Energy》。
第一作者博士生艾飛展示新型HPOM液流電池在25℃的原型製作品。
據了解,盧怡君與其研究團隊採用一種新活性物質:多電子雜多酸H6P2W18O62,研發能在冰點以下提供高能量及耐用的液流電池,而HPOM的凝固點低至-35℃並於-20℃擁有高傳導率(74.32 mS cm–1),是低溫環境下應用高能量密度液流電池的理想活性物質。
新型HPOM液流電池分別在25℃及冷凍櫃內-20℃的原型製作品。旁邊的水(H2O)展示作參考用途。
中大表示,新型HPOM液流電池於-20℃仍擁有高體積容量、破紀錄穩定性(超過800個生命周期)及高功率密度(282.4 mW cm–2),是首個具備實際應用條件的高能量低溫液流電池。
新型HPOM液流電池在低溫環境下應用的設計原則。
盧怡局透露,研究團隊正部署進行大規模原型製作示範,目標是將成果商品化,而是次研究成果令在極端寒冷天氣地域開發大規模能源儲存系統提供新機遇,並推進研發穩定與高效能液流電池的發展。
頂圖: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盧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