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八大作家走進深圳光明區鳳凰街道 探訪城市傳承

八大作家走進深圳光明區鳳凰街道 探訪城市傳承

責任編輯:蔣璐 2022-05-23 22:35:5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深圳市光明區有一處集「都市、田園、煙火氣」的地方,美曰「鳳凰」。5月19至20日,這裏迎來了蔣子龍、陳世旭、王劍冰、張梅、田瑛、陳美華、千夫長、沈念八位中國著名作家,為該街道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氣息,為市民獻上了饕餮文化大餐。此次第十三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活動由鳳凰街道辦事處主辦,香港商報承辦。

    從「三無人員」到香港上市公司主席

    李沛良:秉承東江精神,不忘創業初心

    19日下午,第十三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一行,首站來到了位於鳳凰街道的東江科技工業園。東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李沛良還有著諸多社會頭銜:深圳市光明區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深圳市第六屆政協委員、香港博羅同鄉社團總會創會會長、九龍民政事務處青年發展顧問、香港警察籃球協會名譽副會長、香港海關籃球會名譽會長、香港警察畫畫學會名譽副會長、九龍少年警訊名譽會長、九龍城區耆樂警訊名譽會長會會長、九龍城區消防安全大使名譽會長會會長、九龍城區道路安全運動委員會副主席等。他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讓作家們印象極其深刻。

    李沛良介紹了自己的發展歷程,「我早期屬於『三無』人員:無技術、無資金、無人脈。東江集團於1983年成立於香港,當時廠房只有70平方米,員工只有7人。」他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一批模具企業家。

    「之所以把企業名定為『東江』,是因為我是喝東江水長大的,飲水思源是我的初衷。『讓客戶成功』是企業使命,使得東江厚植根基,穩健發展,致力於成為精密注塑、智能製造的引領者,更好地服務於全球客戶。」

    「模具是工業之母,東江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製作優質注塑模具的專業技術及專業知識。」李沛良介紹,經過近40年的發展,東江已經成為模具以及注塑行業內頗具規模及代表性的集團公司。東江目前擁有五大生產基地,中國深圳市、東莞市、惠州市、蘇州市,以及德國。生產基地的總建築面積大約為 200000平方米。2013年,東江集團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東江模具是中國最大的專業從事注塑模具出口的模具企業,擁有由深圳市政府認定的模具技術研究開發基地,擁有被列為「十五」國家攻關重點項目--塑膠注塑成型計算機模擬系統試驗及示範基地。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蔣子龍為李沛良身上的企業家精神所感動,認為李沛良先生近四十年如一日,專注做大做強企業,精神十分可貴,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麒麟山上詩意棲居

2.jpg

    麒麟山公園主題活動。

    五月的麒麟山公園,草木葳蕤,花香氤氳。20日上午,採風團乘車前往鳳凰街道的麒麟山公園展開了一場詩情畫意的文學對話。

    隨着鳳凰街道黨工委書記麥雄光的帶領和講解,大家一邊欣賞著沿途美景,一邊品嘗著當地特色小吃,一邊拾級而上。沿路的鳳凰城攝影展,一幅幅精美畫面,有自然風光、有風土人情、有城市發展,完美詮釋光明區的「蝶變」歷程。

3.jpg

    麒麟山公園對話現場。

    熱鬧喜慶的鳳凰舞麒麟吸引了作家們的目光。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尾,兩人默契配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把傳說中麒麟的喜、怒、哀、樂等各種神態表現得栩栩如生。作家們拍手叫絕,紛紛拿出手機定格這精彩瞬間。

    登頂麒麟山。一個個身著旗袍的曼妙女子,用琵琶、竹笛、古箏、葫蘆絲等樂器,演奏《女兒情》等名曲。讓人不覺心曠神怡,思緒飛揚。旗袍秀閃亮登場,一把團扇,千般溫柔。一把油紙傘,美輪美奐。一個個女子像一朵朵美麗的鳳凰花一樣,在「520」這天盡情綻放。

    當得知這些穿着旗袍、風姿綽約的女子,既有平時不苟言笑的女幹部、也有海歸博士女企業家時,作家們嘖嘖讚嘆。正如麥雄光的觀點,鳳凰之美實為女性之美,在此得以完美演繹。

    一場名為菶菶萋萋,雝雝喈喈——「鳳凰公共空間如何彰顯文化」主題的對話隨即展開。鳳凰街道黨工委委員張玉琴、飯飯得王慧博士、新陽唯康田芳博士三位傑出的鳳凰女性分享了她們的故事。她們向作家們講述了自己選擇光明、愛上光明、紮根光明的歷程,並對鳳凰公共空間如何彰顯文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光明區副區長彭穎亦向採風團分享自己到光明區工作後的個人感受,「確認過眼神,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她指出,光明正在以大干快上的的工作勁頭,趕超奔跑,打造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流科學城,一個田園的科學城、一個都市的科學城、一個煙火的科學城。

    蔣子龍深有感觸,他表示,來到鳳凰街道,看到這麼多傑出的海歸人才回來創業,感受到一種正能量。來到麒麟山公園感受到這裏濃郁的文化氣息,文化滋潤著經濟,重視文化,經濟才有生氣、有活力。

    湖南作家協會副主席沈念亦表示,來到鳳凰街道最大的感受是:在經濟發達、高樓林立的商區能聽到「蛙聲」,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這裏能保留一片田園風光,實屬難得。

    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甲子塘社區基層治理再升級

4.jpg

    參觀甲子塘社區。

    鳳凰街道成立於2016年8月,原光明新區街道分設時由原公明辦事處和光明辦事處分設而來。轄區總面積約21.86平方公里,實有人口約16.8萬人,戶籍人口22761人。下轄5個社區工作站、5個社區居委會和5個股份公司。面對諸多外來戶籍人口,社區基層管理尤其重要。

    甲子塘社區約有300年歷史,傳說清末有一位進士路過此地,在該村祠堂提名「甲子堂」,從此人們稱此村為「甲子堂」村,後為「甲子塘」沿用至今。2004年城市化,由甲子塘村改為甲子塘社區。

    21日下午,採風團成員個個拿出手機,掃碼進入了甲子塘社區,感受到這裏基層治理的改革成果。與許多印象中的「城中村」不同,甲子塘社區秩序井然、乾淨整潔,特別是「三線下地」後,居民抬頭就是明朗的天空,居住環境舒適宜人。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甲子塘社區以「四端聯動」科技防疫新方式,在行人路、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分別配置感知端設備,傳輸端通過5G網絡技術連結感知端設備與雲端系統互通。在保障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維護好社區居民正常生活秩序。此外,甲子塘社區正在組建「紅管家」隊伍,升級物業基礎管理,爭做基層治理好幫手,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作家們對此大為讚賞。

    當聽到社區城中村的物業管理費只有0.8元人民幣/平方米時,蔣子龍嘖嘖稱奇,如此精細化的管理,居住成本還如此便宜,為低收入者提供了安棲之地,實為城市的良心。

    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應留下什麼

    鳳凰讀書會揭牌並迎來首講

5.jpg

    鳳凰讀書會揭牌。

    作為採風團的最後一個重磅活動,八位重量級作家來到鳳凰街道的「鳳棲閣」,為鳳凰讀書會揭牌題詞,並帶來首場對話。

    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應留下什麼?江西省文聯原主席兼作協主席陳世旭認為,一個地方對文化的重視,決定著這個地方未來能走多遠。他勉勵讀者們多寫作,希望能看到鳳凰能夠湧現出更多的本土作家,讓這片高速發展的土地更具文化色彩。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王劍冰形象地比喻:城市的快速發展過程應留下「逗號」而不是「句號」。「我們要尋求一種能夠打動心靈的東西,對事物保持新奇感,不停追問,這樣才有更長足的發展。」

    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張梅用「耳目一新」形容本次鳳凰的採風之旅。她建議,應多挖掘與保護好光明現有的古蹟,讓光明的元素更加豐富。

    鳳凰讀書會簽書環節。

    出生於湘西鳳凰古城的《花城》雜誌原主編田瑛感嘆到,此行來到光明鳳凰是一種緣分。「當然物質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精神則顯得更為重要,此次採風我感受到了深圳濃郁的讀書氛圍。」

    第一次來到鳳凰街道的《南方日報》文化體育新聞部主任編輯陳美華表示,此次採風充滿了詩意,鳳凰讀書會將築巢引鳳,吸引更多文藝青年來到這裏。

    而蒙古族作家、中國手機小說第一人千夫長則認為,「00」後、「10」後年輕一代具有無限想像力,應更具視野地去做針對他們的文化規劃。

    作家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還回答了現場觀眾的問題。本次作家採風活動在簽名贈書環節中也劃下了圓滿的句號。(記者:黃鳳鳴、蔡易成、陸紹龍、陳彥潔;通訊員:餘勇、郝鳳鳳)

8.jpg

    作家蔣子龍為鳳凰讀書會題詞。

9.jpg

    作家王劍冰為鳳凰讀書會題詞。

    附:採風團著名作家名單

    採風團團長:

    蔣子龍: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 改革開放40年,作為「改革文學」作家代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了「改革先鋒」榮譽稱號。代表作品《喬廠長上任記》等。

    採風團成員:

    陳世旭:江西省文聯原主席兼作協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原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曾任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第十屆政協常委等。上世紀80年代以《小鎮上的將軍》一舉成名,繼有小說《驚濤》《馬車》《鎮長之死》獲全國文學大獎及魯迅文學獎。近年所作《八大山人傳》是史上唯一一部書寫清初畫聖八大山人的長篇傳記作品。

    王劍冰: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遊記名家聯盟副主席、中外散文詩協會副主席,出版個人著作《絕版的周莊》《卡格博雪峰》等35部,其散文名篇《絕版的周莊》入選上海高中語文課本,被刻石於周莊,其被周莊授予「榮譽鎮民」。

    張  梅: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代表作品:《破碎的激情》《遊戲太太團》《寫給未來的你》《酒後的愛情觀》《暗香浮動》《口水》《夜色依然舊》等。作品曾獲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第九屆莊重文學獎、中國女性文學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等多種殊榮。

    田 瑛:《花城》雜誌原主編,作家。短篇小說集《龍脈》《大太陽》《生還》,散文集《未來的袓先》。主要作品有:《大太陽》《炊煙起處》《早期的稼穡》《生還》《未來的祖先》等。被評論界譽為寫出了另一種湘西。曾獲多種文學獎項。

    陳美華:《南方日報》文化體育新聞部主任編輯。詩人、作家、畫家,筆名芳原。已出版個人詩集《邂逅天使》、詩畫合集《你許我的未來呢》。

    千夫長:蒙古族作家,中國手機小說第一人。出版著作有:長篇小說《紅馬》《長調》《中年英雄》,中篇小說集《馬的天邊》,中短篇小說集《草原記》,首部華語手機小說《城外》,散文集《野腔野調》《世道》《千頁書》,文化對話錄《糾纏不休》等。

    沈  念:湖南作家協會副主席 著有小說集《燈火夜馳》《大湖消息》等。散文集《時間裏的事物》(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08年卷)等。

    頂圖:八位作家參觀東江集團合影。

責任編輯:蔣璐 八大作家走進深圳光明區鳳凰街道 探訪城市傳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