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齊魯新視界】菏澤如何打造欠發達地區崛起樣板

【齊魯新視界】菏澤如何打造欠發達地區崛起樣板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2-05-28 14:24: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5月28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開幕。作為北方大省的山東,產業、城鄉、區域結構與全國相似度極高,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在這裏交匯疊加,為全國探路徑、為發展找模式。本報特開闢新聞專題,集中報道山東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勇進和擔當。
 
    工業化底子薄、基礎差、起步晚,土地和能耗指標接近「天花板」,欠發達地區在發展過程中,有著眾多共同的「成長的煩惱」,同時也面對着系列「不得不」解決的現實難題。如何探索出一條經濟治理的新路徑,繼而實現跨越趕超,極大考驗著欠發達地區主政者的智慧。
 
    近年來,山東菏澤在實現轄內近 200 萬人脫貧後,經濟潛能得到釋放。特別是 2019 年以來,菏澤通過打造以生物醫藥為引領的「231」產業體系, 趟出了一條「墊底」變「中游」的崛起路徑,多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在省內領跑。
 

    脫貧:創造「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身處魯蘇豫皖四省交匯處的菏澤,有「魯西南橋頭堡」之稱,但此前長時間在省內墊底的處境,也導致其成為勞動力輸出大市。有關數據顯示,菏澤市有約150 萬人常年外出務工,所創造的勞動產值幾乎等同菏澤全市,因此也有「菏澤外還有一個菏澤」的說法。
 
    但近年來,菏澤市勞動力「逆差」正在大幅縮小。今年 1 月 14 日,菏澤市返鄉創業促進會成立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8 年時間,累計有38.3 萬人返鄉創業就業,並通過領辦創辦的 15.34 萬家經濟實體,帶動 50 余萬人就業。
 
    而返鄉創業就業統計之初的 2014 年,恰逢菏澤進入脫貧「拐點」。催生「拐點」到來的,便是在菏澤田野、鄉土間湧現出的,如星星之火般萌芽、蔓延、最終連接成片的扶貧產業。
 
    「一戶一案」精準扶貧、「一村一品」產業扶貧、「一人一崗」就業扶貧,菏澤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湧現出了大量成功經驗。其中,「一人一崗」就業扶貧中,菏澤市在全國首創「扶貧車間」模式,建成運營扶貧車間 3107 個,安置帶動 38.1 萬人在家門口就業,10.2 萬名貧困人員實現穩定脫貧。這一做法被納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參閱的精準扶貧案例,被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全球最佳減貧案例之一。
 
    5310 個產業扶貧項目,100.14 億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96.2 億元涉農資金,17.74 億元金融扶貧貸款,1.9 萬人次第一書記,5.8 萬多名幫扶幹部……2014 年至 2018 年,菏澤累計減貧 170.15 萬人,855 個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出列, 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數字的背後是趨勢性的演進,菏澤也迎來另一個「拐點」。

    破局:擺脫「成長的煩惱」
 
    隨着扶貧產業的推進以及貧困人口的減少,菏澤市經濟的潛能得到迅速釋放。2019 年,菏澤經濟開始迅猛抬頭。
 
    以 GDP 在省內排名為例,菏澤2010 年超棗莊、2015 年超濱州,2019 年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後,又超過聊城、泰安、東營、威海、德州五市。這一年,菏澤的多項主要經濟指標衝刺到全省前列,而部分數據在省內呈現領跑狀態。
 
    《菏澤市 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 年,菏澤全市生產總值達到 3977億元,可比增長 8.8%、居全省第 3 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283.9 億元,增長 19.3%、居全省第 1 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 8.5%和 11.7%,增速居全省第 1 位和第 2 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17%,均居全省第 1 位;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5.8%,實際利用外資增長 71.6%,均居全省第 3 位。
 
    回顧近幾年的快速崛起之路,菏澤當初也曾面臨異常艱難的抉擇。2022 年第 19 期《瞭望》雜誌刊登了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的文章——《菏澤探索經濟治理引領產業轉型新路徑》。張新文在文章中坦言:作為發達省份的欠發達市,面臨產業基礎差、結構重、產出效益低、要素制約緊等多重壓力,傳統的拼資源、拼投入、拼消耗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積極探索經濟治理新路徑,成為「不得不」 的必答題。
 
    於是,對於菏澤而言,一個能夠帶動全局實現躍升的重點突破便成了破局的關鍵所在。

    探索:高端產業的重點突破
 
    在探索經濟治理引領產業轉型新路徑的過程中,2020 年前後,菏澤市委、市政府決定打造涵蓋生物醫藥和高端化工「兩大核心產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機電設備製造、商貿物流「三個優勢產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的「231」特色產業體系。
 
    2020 年 12 月 31 日召開的菏澤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 2021 年為「重點產業突破年」,並提出了「一年打基礎,兩年成規模,三年見成效」的目標。2021 年,以現代醫藥港為龍頭,高新區、定陶、鄄城、鄆城四個專業園區為支撐的「一港四園」生物醫藥產業全面起勢,點燃了產業突破的「引爆點」。
 
    睿鷹製藥從瀕臨死亡到建成世界第一條醫藥全產業鏈柔性化智能製造共享平台,吸引 20 余家企業進駐孵化;步長製藥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合作產出抗疫中藥「三方」之一的宣肺敗毒顆粒,年可實現 38 億元產值;山東二葉在不到兩個月內完成 65 個葯號跨省轉移,並帶動簽約 35 個、總投資 130 億元的項目。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式「膨脹」帶動下,僅在打基礎的 2021 年,「一港四園」便新增產值過百億元、產業總規模過 500 億元。
 
    同時,為了破解人才短缺難題,菏澤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建設了一批隸屬菏澤的離岸創新平台,其人才團隊、科研成果「為菏所用」。
 
    在「以畝均論英雄」的高端化發展過程中,高端產業和人才正在為菏澤不斷刷新著記錄。據了解,近岸蛋白年產 50 億人份疫苗用蛋白酶項目,達產後畝均產值超過 10 億元。
 
    據了解,菏澤生物醫藥產業投資額年均增長達到 64%,產業規模年均增長 30%、達到 605 億元,實現三年翻番,有望兩年形成千億級產值、四年達到百億級稅收,五年塑成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的高端生物醫藥創新策源地。

    後勁:省級重點項目總數第一
 
    作為菏澤兩大核心產業的另一極,2021 年,高端化工產業以不足 10%的企業數量創造了全市規上工業 39%的收入,增加值增速達到 27.53%。其中,規模以上高端化工企業達到 151 家,實現營業收入 1045.22 億,同比增長 26.7%, 利潤總額 40.86 億,同比增長 58.2%。
 
    菏澤高端化工產業高速增長的動力,源於該產業內部的「向新力」。2021 年,總投資 60.28 億元的恆昌化工 20 萬噸恆昌聚丙烯、潤澤化工 100 萬噸/年連續重整等 13 個項目建成投產,年可新增營業收入 158 億元,新增利稅 20 億元。總投資 280 億元的中信國安三期、方明化工 35 萬噸/年環己酮擴能等 20 個重點項目也正在建設中。
 
    同時,推動東明石化 300 萬噸減油增化項目納入省產業鏈支持計劃,加快推進旭陽集團尼龍系列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支持尚舜化工、聖奧化工等精細化工項目提質發展等內容,也被寫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任務中,以助力高端化工營業收入實現 10%以上的增長。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過去的五年里,菏澤釋放出來的強大發展後勁, 也正為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要素、資源:133 個 10 億級、3 個百億級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 9.5%;累計 360 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重點,總數居全省首位。同時,大唐 5G 微基站項目、石炭紀納米新材料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也在菏澤紮根成長。
 
    成功「破局」後的菏澤,為欠發達地區,趟出了一條崛起路徑。(侯寶之)
 
責任編輯:郭昕玥 【齊魯新視界】菏澤如何打造欠發達地區崛起樣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