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強省會」首強產業 長沙打造國家先進製造業中心

「強省會」首強產業 長沙打造國家先進製造業中心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6-07 16:58:34 來源:香港商報網

 自去年底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首次旗幟鮮明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以來,今年4月,一系列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重大方略和重要活動接踵而至。

 13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湖南「強省會」戰略正式發令開跑。

 19日,湖南省委實施「強省會」戰略暨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推進會在長沙召開;當日下午,長沙市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和集中簽約活動連軸上演。29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預估總投資1209億元;48個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1200億元。

image003_副本.jpg

 ▲長沙市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第二日,長沙舉行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推進大會,並出台《關於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行動方案(2022—2026年)》,對省里的《意見》進行細化、實化、具體化。

 兩天後,長沙市委十四屆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長沙市委關於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

image005_副本.jpg

 ▲2021年,長沙市在深圳舉辦推進「三高四新」戰略暨投資環境(深圳)推介會,引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來長投資發展。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長沙邁入「強省會」發展的快車道。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強調表示:「要把『強省會』作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最強音、主抓手,視使命如生命,把信任當責任,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精氣神,凝心聚力、加壓奮進、跨越趕超,在新的趕考中交出『強省會』優異答卷。」

 一般來說「強省會」以經濟首位度來衡量,也就是省會城市GDP佔全省GDP的比重,超過30%被認為是「強省會」的標誌。

 長沙2021年GDP達1.33萬億元,佔全省比重為28.8%,人口超過1000萬,躋身特大城市行列。截至2021年底,長沙全市A股上市公司78家,數量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

 而《意見》明確,到2026年,長沙市GDP達2萬億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人,城市經濟首位度超過3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萬元,初步把長沙打造成「強省會」。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沒有中心城市,就沒有引領者,無論是人口競爭還是產業競爭中,都缺乏領頭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二級研究員肖金成表示,在新一輪發展競爭格局中,長沙前有標兵、後有追兵,實施強省會戰略是大勢所趨,更是發展所需。

 「制」高者為勝

 踏入「強省會」競逐的賽道,長沙以何制勝?

 根據日前出台的《意見》可以發現,長沙的戰略路徑是「強產業」,即通過聚焦「項目與產業」,激發城市內生動力的長沙「強省會」模式。

 《中共長沙市委關於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也明確指出,堅定不移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製造強市工程,持續壯大「1+2+N」先進製造業集群。

 年前,長沙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實施意見》,正式提出了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目標,搶佔國家「制」高點。

 多年來,長沙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視作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也是長沙硬實力的重要體現。去年年底發布的《賽迪顧問先進製造業百強市(2021)》名單中,長沙挺進十強榜單,由此可見長沙先進製造業的產業厚度。

 湖南省委黨校教授、省首批智庫領軍人才肖萬春,對長沙製造業在強省會戰略中發揮「關鍵先生」作用充滿期待,他表示,相比武漢、合肥等中部省會城市,長沙城市發展空間大、先進製造業等產業優勢突出。

 廣東省智能裝備製造協會執行會長王宏偉認為:「強省會,要強企業和產業。企業的活力和產業的能級,決定城市未來發展的空間和前景。」

 要強省會,首強產業;要強產業,必强製造。

 工程機械站上頂流

 近日,一台刀盤塗裝有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圖案的盾構機「澳琴1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盾構機直徑為7.98米,設備功率約2560千瓦,將參與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隧道工程建設,這將成為在澳門應用的最大直徑盾構機。

 這台產自長沙的「大國重器」,再一次印證了長沙工程機械領域的領先實力。

image007_副本.jpg

 ▲中聯重科生產的工程機械產品

 工程機械製造,已是長沙先進製造業的閃亮名片。目前,「工程機械之都」長沙是僅次於美國伊利諾伊州、日本東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產業集聚地。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是長沙工程機械的「四大金剛」,也堪稱全球範圍內的「扛把子」,且全部進入全球產業50強。

 依託樹根互聯「根雲平台」,透過設備互聯及5G攝像頭36000多個採集點收集工業大數據,將所有設備運行情況盡收眼底,樁機設備作業率從66.3%提升到86.7%;通過5G+工業互聯網建立管理駕駛艙後,8台激光切割機只需2人巡檢……

 這是三一集團「燈塔工廠」里的平常一幕。

image009_副本.jpg

 ▲三一重工「燈塔工廠」車間

 而總投資達千億的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擁有行業內智能化程度最高、製造柔性最好的智能工廠和無人化「黑燈產線」,光一個裝配車間,就有2600個傳感器。數百台AGV移動機械人、RGV有軌輸送小車、塗膠機械人等智能設備讓各個生產工序實現自動化、智能化,處處充滿科技範兒。

 依託5G的智能製造,讓長沙傳統的工程機械產業在資訊時代真正地「奔跑」起來。

 在日前公布的2021中國智能製造50強中,長沙共有5家企業上榜,分別為機械行業「三巨頭」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電子信息行業的藍思科技,醫藥製造行業的楚天科技。長沙上榜企業數量佔全國十分之一,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一路高歌猛進,規模連續10年居全國第一,成為長沙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支柱產業。當前,長沙工程機械集群產業規模約佔中國的33%、全球的8.5%,產品覆蓋180個國家和地區。

 搶「風口」贏未來

 雖然工程機械是長沙製造業毫無疑義的最強高光,但並不是全部。

 走進長沙高新區西部的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聲隆隆,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根據規劃,這裏將聚集計算產業20家龍頭企業、50家總部企業、1500家中小企業,同時還將雲集8萬至10萬名產業從業人員,入駐企業營收超千億元,將有「小巨人」「獨角獸」從這座「搖籃」里孵化、成長。

image011_副本.jpg

 ▲長沙惠科光電將建成世界一流超高清面板基地

 由華為與拓維信息牽手打造的湘江鯤鵬伺服器項目,為長沙軟件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長沙形成長城「PK」、華為「鯤鵬」協同發展的「兩芯一生態」體系,擁有覆蓋晶片、作業系統、整機、應用軟件、網絡安全服務等全領域的產業鏈條。

 前沿產業、領先技術的爭相落地,只是長沙搶佔產業新「風口」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長沙抓住機遇,加速布局5G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軌道交通、工業互聯網等新興優勢產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以「三智一芯」產業為主攻方向,全力提升數字經濟和產業生態競爭力,推動長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更高水平。

 長沙是湖南軟件產業的主陣地,80%的軟件企業都集聚在長沙,全市軟件信息企業總數超過3萬餘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200億元,產業規模位居中部城市第二位。預計到2022年底,長沙軟件業營業收入有望達到1500億元。

 工程機械不斷做大做強,軟件業重新出發,人工智能、先進計算、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方興未艾,航空航天、北斗產業搶先衝刺……

 長沙的硬核製造實力,正在不斷積聚,碩果壓枝。

 「鏈」式發展產業聚變

 作為全球手機視窗玻璃的龍頭企業,藍思科技吸引了上百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轉移到長沙,形成了一個規模日漸擴大的消費電子產業集群;華為手機與比亞迪聯手在望城經開區建立生產基地,從零起步地在當地催生一個智能終端產業園呱呱墜地……

image013_副本.jpg

 ▲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落地運營

 引來一個大項目,帶來一條產業鏈,造就一個新產業,催生一個新基地,近幾年來,長沙在這方面已嘗到了甜頭。

 作為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眾多行業龍頭的上游供應商,隨着長遠鋰科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項目年產8萬噸的產線竣工,該項目將實現超200億元的年產值。

 近些年,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也已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條,發展勢頭強勁。到2026年底,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總產值將突破5000億元,逐步形成具有國內影響力、國際知名的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聚區。

 去年初,長沙發布《長沙市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產業發展要由鏈式向集群式推進,重點打造「1+2+N」產業集群體系。年底,又發布了《長沙市「十四五」先進製造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與《關於加快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對該體系進行了具體謀劃。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根據規劃,長沙要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1+2+N」先進製造業集群,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產業高地,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產業重鎮,具有區域引領力的先進製造業示範城市;重點打造工程機械1個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創建先進儲能材料、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等2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培育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設備、智能網聯汽車、功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顯示功能器件、智能終端、人工智能、節能環保及新能源裝備等N個省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優化營商領先中部

 年初,在長沙市望城區舉辦的「一江兩岸」投資環境推介暨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美的、華僑城、東方電氣、深圳德賽、騰達等一批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紛紛簽約落子,這一場面標誌着長沙與大灣區的對接合作向縱深推進。

 其實,華為、廣汽、中興、比亞迪等大灣區先行者,早已在長沙開疆拓土,深植於這一片廣闊天地。

 記得華為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華為以前一直未在湖南進行投資,但從2018年起,陸續在長沙開展項目合作,目前投資項目已達4個。5月6日,華為摘得馬欄山視頻文創園一宗新型工業用地,建設湖南區域總部。

 華為悄然入湘的背後,其實是長沙營商環境的巨大變化。

image015_副本.jpg

 ▲湘江新區梅溪湖片區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長沙的『金字招牌』,也讓長沙成為投資創業的熱土。」長沙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1年底,長沙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37萬戶。

 去年底,全國工商聯發布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長沙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9位、拿下中部冠軍。

 在2021年首屆全國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論壇發布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中,長沙位列全國十一,同時又是中部第一。

 長沙還連續兩年榮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稱號,連續14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並相繼榮獲全國十佳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最具潛力城市、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十大城市等榮譽稱號。

 雅士林公司董事長范茂林對長沙營商環境讚不絕口:「園區親商、重商、富商的理念強,辦事效率高,讓我們能夠放心投資。」4月20日,雅士林長沙(國際)蠶桑絲綢智造產業項目二期又在瀏陽經開區順利開工,項目全面投產後,年產值超300億元,年創外匯超5億美元。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項目入駐,長沙今年新引進項目中,就包含百億級項目1個,50億級項目2個;更多企業在這片良好的土壤中發展壯大,1-4月,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64戶,較去年同期增加113戶,佔全省新增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的60%,排名全省第1;淨增規模工業企業151戶。

 從強省會到強全省

 勿庸諱言,長沙製造業還存在一些方面的短板。

 作為熟諳大灣區製造業發展的業內專家,王宏偉直言,長沙製造業總體體量還不大,雖然擁有三一集團、中聯重科這樣的全球龍頭,但是,「製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瞪羚」等「專精特新」企業的分布領域有待進一步擴面。

 王宏偉建議,一是發揮行業龍頭的帶動作用,扶持專精特新企業,進一步壯大先進製造業規模優勢。二是發揮原有先進製造業優勢,加快科研轉化和產學研合作,在核心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打造長沙產業發展的硬核科技。

 湖南省社科院區域經濟所室主任馬駿則建議,重點聚焦人工智能這一未來產業方向,以國防科大、嶽麓山大科城、馬欄山視頻原創產業園為基礎,結合湘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湘江灣,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和超級算法中心。

 還有專家提出,要加強長沙與各市州在產業轉移、平台服務、研發轉化等方面的對接合作,形成協調聯動、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對長沙來講,強省會戰略要求長沙的省會功能由『資源聚集』向『外溢帶動』來轉變。有人說『大樹底下不長草』,我們要變為『大樹底下好乘涼』。」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建新擲地有聲。

 這背後的邏輯是,「強省會」,強的並不僅僅是長沙,而更是強湖南,強全省。(肖花 賀佳

 頂圖:「強省會」戰略實施將助力長沙新一輪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楊眉 「強省會」首強產業 長沙打造國家先進製造業中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