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江蘇省舉辦「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龔維芳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徐州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工業經濟在調整中發展、在轉型中提升,呈現出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2021年,徐州全市經濟總量達8117.44億元、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28位。「十四五」期間,徐州市將全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到2025年,實現GDP過萬億、規模工業產值超萬億、工業開票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的三個1萬億的奮鬥目標。
龔維芳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為主線,始終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工業經濟在調整中發展、在轉型中提升,呈現出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先後獲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國家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示範市,2017、2019年度兩次獲批江蘇全省製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2021年位居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第24位(較2020年進1位),工程機械產業入圍全國首批先進製造業集群。「十三五」期間,徐州全市經濟總量連跨六千億、七千億兩個台階,2021年達8117.44億元、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28位。
十年來,徐州市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積極培育龍頭骨幹企業,深入實施培大育強、掛大靠強、招大引強、扶大助強「四大四強」戰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713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650家(製造業上市企業11家)。其中,徐工集團連續33年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並於2021年首次躋身全球前三。全市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73家。2021年,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達到5574.5億元;工業開票銷售收入邁上7000億元台階,達到7049.3億元。
工業經濟邁上新台階,徐州十年來產業層次也由「低」到「高」,全面提高了轉型升級質態。傳統產業轉型方面,積極推動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化工五大傳統產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全市18家鋼鐵企業整合形成3家企業,11家獨立焦化廠整合為3家綜合焦化企業,62家水泥企業壓減至15家,燃煤電廠減少至15家、減少燃煤裝機容量75.9萬千瓦,化工企業降至70家;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整合優勢資源,創新提出打造「6+4」先進製造業體系,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集成電路與ICT、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材料、節能環保六大新興主導產業產值達到3193.6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產值比重57.3%。尤其是工程機械與智能裝備產業,集聚了全球第一的卡特彼勒和全球第三、全國第一的徐工集團,以及1800餘家工程機械上下游企業,2021年產值達到1618億元,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企業創新成效顯著。依託行業龍頭企業,整合創新資源,打造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為產業鏈提供創新支撐。徐州全市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2家(江蘇全省共9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146家,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30家(國家級1家),位居江蘇全省第四。引導企業瞄準工業發展「卡脖子」環節,全力推動技術突破,累計獲批江蘇省首台(套)重大裝備44家。影速光電光刻機、魯汶儀器磁存儲刻蝕機等一批半導體自主研發設備填補國內空白,鑫晶半導體12英寸大矽片通線量產。
十年來,徐州工業發展方式由「制」到「智」,全面提升了轉型升級動能。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現信息技術對製造業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賦能促進。徐州深入推進「智改數轉」企業建庫培育,為全市1608家企業精準實施免費診斷服務。目前全市開展數碼化轉型製造業企業超1000家,已完成轉型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良品率提升45%以上。獲批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5個,省級智能製造工廠8家、智能車間70家;網絡化應用提質擴面。全市5G基站達到8972個,數量位居江蘇全省前列。徐工漢雲工業互聯網躍居全國十大雙跨平台前三,接入設備數量超過100萬台;工業互聯網標識註冊量突破60億、入駐企業超5000家,綜合排名全省第一;融合發展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65.1,位居江蘇全省前四;新增兩化融合貫標示範企業8家,總數達17家;全市5G基站達到8972個,省級星級上雲企業總數達到828家。
龔維芳表示,當前,徐州市工業經濟發展還存在規模體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層次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十四五」期間,徐州市將錨定「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目標定位,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全力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到2025年,實現GDP過萬億、規模工業產值超萬億、工業開票銷售收入達到12000億元的三個1萬億的奮鬥目標。(記者 杜林 宋璟)
頂圖:中國最大工程機械生產研發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