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越看越「傷心」。
毛不易單依純唱了《分分鐘需要你》後,粵語歌單又更新了,微信群裏不少朋友嘰嘰喳喳地感慨:今年的520,又是一個人過的。
積怨已久的單身汪,忍受著歌帶給的每秒一億點傷害。
那個港樂最好的時代,粵語歌一首首唱給我,連同喜歡一個人的心情。
雖說傷心不聽陳奕迅,年少不聽楊千嬅。但是每一首都很好聽,唱進心裏了。
暗戀給我勇氣,熱戀陪我快樂,失戀陪我歎息…關於人的終極命題之一的感情,粵語歌都唱得透透的。
畢竟沒有歌,怎麼說心事?
暗戀
新一期的《聲生不息》,葉倩文唱了《情人知己》,「其實你對我癡情 藏在暗裏已多年 / 而我和你已經能成為知己 終可不可能相戀」。
歌把愛情中的膽怯唱得明明白白。喜歡上自己的好友,就像過山車一樣跌宕,隨時有種同時失去友情和愛情的刺激感。
聽著聽著就想怒吼,你們這是純友誼嗎?給我清醒一點。
不曉得這首歌替多少人受過情傷。
粵語歌中的苦情歌,一個比一個慘,奇葩到有像「做隻貓做隻狗 不做情人」的歌詞。
很多喜歡聽楊千嬅唱歌的人,在某個階段可能都喜歡聽過她的《野孩子》。「許多旁人說我不太明瞭男孩子,不受命令就是一種最壞名字 / 我也笑我原來是個天生的野孩子,連沒有幸福都不介意。」
為什麼是不受你的命令?
因為太慫了。即使鍾意你,但也不敢讓你知道我鍾意你,所以表現偏偏逆著你的意。
沒法敞亮地說給對方知的幼稚的小心思,只能靠著粵語歌消化情緒。
心動
不得不說,中學階段,如果誰會唱首《偏偏喜歡你》,馬上就能成為班上很多人的崇拜對象。大概很多人在它的鼓動下向心儀的人遞了情書。
那個時候,很多男生就已經會唱《開始戀愛》跟喜歡的女生表白了。
課堂上看着書發呆,只知Twins的《戀愛大過天》。即使是在寫數學題,寫到一半也會變成在默寫歌詞。
「遙遙共他見一面,那份快樂太新鮮」。曾比特唱初戀,就像「初戀」一樣瘋狂。
如果說林志美版本初戀裏的主人公是斯斯文文的,那曾比特的便是活潑與狂野的。
「分分鐘都渴望跟他見面/在路上碰著亦樂上幾天」,花癡又懵懂、膽怯又熱烈的心情,他好像都心照。
就好像念初中的時候,喜歡上後桌女生的前桌上那個小子,總要轉過頭來搗搗蛋。你聽著他的時髦調調,好似一下被壯膽了,有種立馬去表白的衝動。
而長大以後,從前和男孩子怎麼搗蛋都無所謂的女生們,一下都矜持了起來。
需要楊千嬅給點勇氣。
《勇》裏面對於「心儀的你」,是「望著是萬馬千軍都直衝 / 全部愛得很英勇」。楊千嬅唱的《勇》,是表明心跡被拒,照樣能開心地去KTV,飆著淚嘶吼。
聽楊千嬅唱《勇》的女生等來八年的回應了!
熱戀
「有了你開心點乜(什麼)都稱心滿意,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分分鐘需要你》,這首歌由林子祥唱出來,是一對銀髮老人相伴到老,依然滾燙的愛情。而毛不易和單依純唱出來,是滿身粉紅泡泡的少男少女。
歌裏的熱戀像是什麼樣子?
它可能像遇見,像無數次遇見;像臉紅,像無數次碰見的臉紅。
像夏天的風吹在身上,像精心挑選的衣裳。
像周末海邊下午三點的日落,像一前一後的課桌。
像陽光突然灑落,一隻貓突然走過。
像第二個半價的甜筒,像煙火氣升騰的火鍋。
像馬路,像有軌電車,像公園裏的長椅,像公車上的耳機。
像習慣,像晚飯後的散步;像時間,像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
像粵語歌,像《一擊即中》,像《分分鐘需要你》,像《敢愛敢做》,像《無條件》……
失戀
粵語歌裏的失戀形態有很多種。
「被你趕回來浪漫如被踢開」的《南瓜車》,把失戀唱得像童話。
「樹蔭有一隻蟬 跌落你身邊」,《櫻花樹下》的歌詞像櫻花一樣美,理想戀愛像櫻花一樣朦朧。
但結尾一句,「明日花 昨日已開」,並不是花不會開,是昨天開過了。只是在聽懂這首歌的時候,故事裏的人已經錯過了。
楊千嬅也有很多失戀bgm,有一首是《可惜我是水瓶座》,「長島冰茶」就是因這首歌出名。
雖然在K房吼著「沒有止痛藥水,拿來長島冰茶換我半晚安睡」,但其實都知道「長島冰茶」醉不了人,只是一個難過的正當理由。
比起用「長島冰茶」療情傷,《自由行》主人公要灑脫很多,他「負傷出走」 的方式,是去蒙馬特看馬戲;去冰島散心;去巴格達莫斯科哭。
「避了你至少 幾千百公里」,坦誠自己是「傷心就旅行 盼會遇上安分」。但也對戀愛依然保持期待,「最愛縱使真的要等 靜靜坐著亦會走近」。
草蜢的《失戀》不像失戀,甚至有點開心。「失敗過 哪用怕 儘管說吧/共於苦戀中 找點瀟灑」。開心就大笑,不開心就崩掉,粵語歌也很瀟灑。
《心之科學》可以說是「戀愛腦」的覺醒,「情人不愛你/還不愛你/憑什麼否定你」,建議所有處於冷暴力關係裏的朋友都去聽一下,或許容祖兒可以把你唱醒。
而當解鎖成年人模式以後,我們不再執迷於有些歌裏的衝動耍酷。再聽楊千嬅的《勇》,聽到的是「我也不是大無畏」。
「我哋呢班打工仔」,再看《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對柳飄飄說的那句,「我養你啊」,已經不會那麼上頭。
而是,千萬別,這句話超級貴。
雖然不再相信有些歌裏的夢幻,但那些歌的確記錄了某段時間,那些聽歌的人一點點成長。
———
「有粵語歌,就沒有世界末日。」粵語歌好聽,在安慰人這件事情上,也一直是專家。
陳奕迅那首《葡萄成熟時》,任何人,都可以從中吸收一點力量。失戀的人聽到愛情,正在打拼的人聽到堅持,有經歷的人聽到成長。
儘管「當初的堅持現已令你很懷疑」,但是「你要靜候 再靜候 / 就算失收始終要守」。
這首歌是在說,走過的路,都算數。「日後 盡量別教今天的淚白流 / 留低(留著) 擊傷你的石頭 /從錯誤裏吸收」。
畢竟,「好事壞事,過後談起來,都是羅曼蒂克」。
誰年少輕狂沒追過幾個偶像?那時候去香港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很多朋友會在某天頭腦發熱,預訂一張去紅館的演唱會門票。
原來,粵語歌,也可以像一本書、一部電影一樣,成為某個時代的見證。而今,港樂又出現多非常鮮活有趣的聲音,繼續陪著一代人成長。
港樂被傳唱了幾十年,有什麼魅力嗎?
香港詞人,把都市人的感情世界拿捏得好到位。總有些共通的情緒,可以跨越時間和地域,將分散於各地的我們連接起來。
就好像一個耳機,聽著同一首歌,留下一些emo時的話,就可以互相療愈。
年少的我們,忙着咒駡大人世界,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急着想長大。如今,我們聽歌不是聽歌,是聽過去。那是港樂最好的時代,是我們懷揣激情的難忘的魔幻青春。
如今,依然很多人在固執地唱著粵語歌。去KTV,必點上十首葉倩文、楊千嬅、陳奕迅、李克勤……然後操著自創的粵語,全是感情、沒有技巧地賣力唱著自己的心事。
好像有些心事要用粵語唱出來才會釋懷。
不說了,下班去唱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