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邁步「智造」名城  常州做長三角中軸樞紐

邁步「智造」名城 常州做長三角中軸樞紐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2-07-11 16:42:39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將迎來人口最少的新「萬億之城」——常州。

    2021年,常州GDP達8808億元,工業開票銷售1.7萬億元,增長27.1%,工業投資增長21.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6%,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1.5%,位列中國先進製造業城市第16位。近日,記者在常州市採訪了解到,今年1-5月,常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開票銷售增幅繼續保持蘇南第一。自2020年以來至今,儘管先後經歷了三次疫情,常州沒有一家企業因疫情停產。保持現有發展勢頭,常州將在今年11月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破萬億。

    長江下游,運河流經常州。從地圖上看,這座城市的主城區鑲嵌在運河之中,如同運河之眼。在「眼眶」周圍,百多年前誕生了近40家近代工商企業,是這座城市的工業發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經濟逐步興起的江蘇省,常州的工業銷售和稅收就佔到了全省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工業明星城」。

    如今的長三角,已經成為中國人口淨流入趨勢最強的經濟區。今天,常州的產業體系完備度、工業門類齊全度在內地城市中依然位列最前端:國家工業門類41個大類中常州有33個,207個中類常州有189個,666個小類常州有598個。地處蘇錫常、寧鎮揚 「斷裂帶」的常州,通過謀劃新的空間布局、改變城市交通,提升資源要素配置整合能力,期望在「十四五」期間達成更高的城市發展能級,服務長三角及更大區域發展。

    凸顯產業優勢 服務全國大局

    「萬億」之後怎樣?常州市提出的「十四五」發展定位為:「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

    在會見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時,常州市主政官員闡述,當下常州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潛力,把產業基礎好、競爭力強的優勢凸顯出來,作為長三角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和區位中心城市,一方面為自己贏得發展空間,一方面在江蘇全省、長三角或更大範圍內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聚焦長三角區域,常州正位於合肥-上海橫軸與北京-杭州-深圳一線縱軸的交匯點上。橫向上,常州離南京、上海都不是周邊城市中距離最近的,縱向上,京滬高鐵連接線在江蘇省內依然缺少快速連接。常州謀劃,把橫軸「斷裂帶」變為「左右逢源」,在縱軸上聯通蘇南、蘇中、蘇北,形成江蘇省內通達性最好的城市。高鐵、高速、城際方面,常州將增加常泰過江通道等4個南北向通道,並通過一個正在建設的200公里中軸環線,連通周邊無錫的江陰、惠山,鎮江的丹陽等市(區),形成南北通達、無縫切換的交通支撐。由此,常州可以依靠產業與城市能級的提升,成為長三角要素快速配置、資源高度整合的中軸樞紐。

    「十四五」帶動創新投入2000億元

    創新方面,常州進行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部署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依據產業進行科創,引進人才。「十四五」期間,常州市、區兩級將各自拿出200億元,推動人才引進、團隊引入、創新項目轉化、創新載體建設、創新生態營造等方面工作,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預計創新投入量將達2000億元左右。將組建科技創新基金,積極招引國內外知名基金管理機構來常設立各類創新子基金,根據子基金項目投向予以最高不超過子基金規模50%的配套出資。

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內,準備機械人競賽的大學生。(宋璟 攝)

2 - 復件(1).jpg

中以科創人員舉辦文化交流沙龍。(宋璟 攝)

    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內,來自全國各地知名大學的青年正在參加暑期科創訓練營,中以科創人員進行文化交流沙龍,創新孵化機構、以色列人才服務中心為中以企業創新創業打開通道。作為全國唯一由中以兩國政府層面簽約背書的創新園區,中以常州創新園已集聚150多個中以合作項目,建成江蘇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以色列江蘇創新中心、中以國際創新村等一批創新平台。

    產業方面,以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為核心的十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已成為 「常州智造」產業名片,裝備製造業占工業經濟的比重達 52.6%。常州市明確,到2025年,全市工業規模總量超過2.5萬億元,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穩定在43%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

    作為工業起家的城市,常州在產業方面依托強大的工業基礎,支持企業進行「智轉數改」。今年6月24日,常州出台《常州市製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專項貸款貼息獎勵實施細則(試行)》,從貼息、補助、獎勵等方面發力,解決企業後顧之憂。例如,納入市「智改數轉」項目庫,且獲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項目貸款的製造業企業,按同期LPR標準的50%給予最高200萬元貼息;利用自有資金改造投資超1000萬元的企業,按智能化設備及工業軟件投入不超過5%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

3 - 復件.jpg

通過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微億智造幫助常州中小企業提升人工生產效率和質量。(宋璟 攝)

    「中小企業做柔性生產,很難做自動化改造,因為可能半天就要更換生產的產品,切線很費勁,還要用到大量的人工。用人工雖然柔性增加了,但效率和質量就會降低。通過我們的模型,可以觀測人員在崗的狀態、動作節拍,通過人工智能模型分析,一旦出現裝配動作不標準或裝配不到位的情況,就能報警,確保人工產線的效率和質量。」在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潘正頤向記者介紹他們如何為中小型工業企業在傳統產線的基礎上提供智能化服務。

    作為數字化方案解決服務商,微億智造基於「人工智能+機械人視覺技術」的各類生產、質檢設備的研發製造,為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提供新動能。其服務的一家電子行業廠商,生產的微小型零部件受到國際頭部企業青睞。過去,企業超60%的一線工人每天靠肉眼觀察檢驗成品。如今,企業共部署了百餘台AI智能外觀檢測設備,替代了近1500多名質檢員,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0萬元成本測算,節約超過1億元人力成本。

    從AI檢測設備起步,微億智造至今已攻克600種算法模型,把人工智能以極簡的方式帶入工廠、產線,打通AI落地到各類工業企業的「最後一公里」。去年下半年以來,微億智造已為常州市200多家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化改造解決方案,使更多中小工業企業快速邁入智能化新賽道。

    新興產業迎來爆發期

    過去十年間,通過鍥而不捨的培育,常州抓住新興產業風口,迎來爆發期。

    新材料產業上,常州不斷在化工新材料、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領域的研發應用加碼。其中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總產值約900億元,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

4 - 復件.jpg

新創碳谷控股有限公司生產的50k大絲束碳纖維。(宋璟 攝)

    一根比頭髮絲還細的碳纖維絲束中,含有5萬根碳纖維,這就是新創碳谷控股有限公司生產的50k大絲束碳纖維。2020年,新創碳谷在常州高新區投資建設碳纖維產業基地。「隨着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在風電、軌交、汽車、航空等領域的應用發展,我們發現我們必須擁有全產業鏈的安全、自主、可控,才能把碳纖維推廣到更多應用領域。2021年,我們的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投產,從項目開始建設到正式投產,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並且一次性試車成功。」新創碳谷宣傳部部長王歡介紹,目前,項目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民用大絲束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生產基地,公司也由此完成了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全產業鏈的布局。

5.jpg

星星充電「美麗充」超級充電站探索讓汽車用戶將前晚給汽車充的多餘「谷時電」以大於或等於「峰時電」的價格售出。(宋璟 攝)

    新能源方面,寧德時代、中創新航、蜂巢能源排名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前五,常州市動力電池產業產值規模國內第一,份額佔全國1/3、江蘇全省的2/3;以理想和比亞迪為龍頭的新能源整車產值和產量均居江蘇第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游企業數量達到3440家,居全國首位;獨角獸企業星星充電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充電樁運營企業。今年1-5月,常州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值增長218.6%,動力電池產值增長86.6%,太陽能光伏電池產值增長35.6%。

    傳統產業通過「智轉數改」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通過不斷完善布局逐步做大。常州以產業鏈吸引人才,再以人才推動城市發展。去年,常州引進人才達10.6萬人,其中7000名人才均來自動力電池領域,淨增戶籍人口15萬。

    「兩湖」創新區拓空間 城市能級再提升

    目光放及「萬億」之後,擁有535萬常駐人口的常州將目標瞄向長三角及全球產業鏈布局,要促進創新能力與城市能級再提升,城市亦需要新的發展空間。

    今年5月,常州市發布「兩湖」創新區整體規劃。「兩湖」即滆湖、長盪湖。「兩湖」創新區規劃研究範圍涉及常州市17個鎮(街道),面積約1485平方公里;核心區城巿規劃範圍涉及滆湖北岸及周邊相鄰區域,面積約56平方公里。

    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工程師孫秀峰介紹,依托「兩湖」得天獨厚的生態湖區優勢,常州市在借鑑雄安新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先進地區規劃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要打造「生態創新區、最美湖灣城」,力爭構築面向長三角、面向未來的世界級生態創新湖區的願景,並設定了「新城市、新產業、新人才」的三大主題定位。創新區遠景規劃常住人口230萬,其中核心區55萬。「五年成勢、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我們將把『兩湖』創新區打造為生態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創新之城、青年之城、未來之城。」(記者 杜林 宋璟)


責任編輯:郭昕玥 邁步「智造」名城  常州做長三角中軸樞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