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美元指數正式衝破108大關,創2002年10月以來新高。過去一年以來,美元對一籃子貨幣漲幅高達18%.
人民幣指數持續走高
截至北京時間7月12日17:30,美元指數報108.3。13日美元指數突破108,但是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卻調升5個基點,報6.7282。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拉升85個基點,收復6.73關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走高,逼近6.73關口。截至9點35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7245、6.7352。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6到12個月看淡美元。全球各國央行紛紛效仿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旨在避免貨幣大幅走弱以及通脹水平進一步升高,這最終會令美元承壓。但短期來看,美聯儲可能仍然採取最強硬的立場,而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擴大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
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也凸顯穩健。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已自5月底的100.08升至7月8日的103.64。
人民幣亞洲最強
12日美元指數最高觸及108.56,續創近20年新高。而歐元對美元匯價不僅走平,更跌破平價,為20年首見。
而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去年升值8053個基點或10%,今年以來更繼續升值4691個基點或6.5%,去年以來累計升值幅度超過15%。
去年以來人民幣對英鎊、日圆、澳大利亞元、新西蘭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韓圜等均強勢升值,成為最強的亞洲貨幣。
實際上,一段時間以來,儘管全球主要經濟體加息潮此起彼伏,但人民幣「耐受力」明顯增強,體現「抗跌」特質。6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便逐漸收窄,呈趨穩之勢,並未受到美元指數快速上行的影響。
尤其是上周美元指數大幅走強,周內升值約1.78%,但離岸與在岸人民幣相較美元分別升值0.17%、0.10%,成為表現最強的亞洲貨幣。
在業內人士看來,支撐人民幣韌性十足的因素,包括穩增長政策的落地、國內經濟基本面回暖、A股市場外資持續流入等。
此外,較大規模的貿易順差是人民幣匯率的「基石」。綜合進出口情況看,當前較大規模的貿易順差使得我國經常項目保持大額順差,進而支撐人民幣保持堅挺。同時,海外加息潮通過資本流動渠道對人民幣造成的整體衝擊偏弱,但須警惕強美元給人民幣帶來的被動貶值壓力。(香港商報評論員 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