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納入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已五年,截至2022年3月末,廣州綠色信貸餘額 6471.52 億元,五年增長2.4倍;廣碳所累計成交配額2.07億噸。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億通在14日舉行廣州市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廣州正在研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與資管中心建設探索發展大灣區碳資產管理業務,為綠色金融服務「雙碳」目標探索有效路徑。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廣州模式」
自2017年6月,廣州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來,廣州5年來培育發展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為廣州市運用綠色金融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廣州還先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林業碳匯、綠色低碳供應鏈標準等制定工作,在標準制定領域獲得一定話語權。
據悉,經過五年的探索與實踐,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取得豐碩成果,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持續走在全國前列。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林平表示,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廣州模式」。廣州綠色金融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2年3月末,廣州綠色信貸餘額 6471.52 億元,五年增長2.4倍。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建設
廣州市是中國唯一兼具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碳交易試點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點的多試點地區,綠色金融發展植根於肥洪土壤並孕育勃勃生機。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簡稱:廣碳所)總經理孟萌透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廣碳所累計成交配額2.07億噸,佔全國總量27.70%;總成交金額達50.92億元,佔全國總量22.62%;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居全國首位。
廣碳所還有序推進了碳市場國際交流合作,孟萌介紹說,廣碳所正探索基於廣東碳市場的期現貨聯動,研究建立碳排放權跨境交易機制,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建設。
在推動大灣區綠色金融交流合作方面,廣碳所牽頭大灣區綠色供應鏈金融工作組,擔任跨境綠金產品標準工作組和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標準互認工作組聯席組長,共同探索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在大灣區的落地應用。孟萌表示,未來,廣碳所將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推進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碳金融實驗室籌建,參加2022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年會,推出具備大灣區合作推廣潛力的示範類項目。
花都區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5倍
作為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核心區,花都區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5倍,助力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走在全國前列。花都區落戶綠色分行6家、綠色支行2家,以及全國首家省級綠色金融創新中心、人保財險綠色保險產品創新實驗室等一批綠色專營機構,綠色金融街註冊綠色機構360餘家,綠色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有力提升了綠色金融創新能力。
花都區副區長徐容雅介紹說,廣州一大批全國首創案例均發生在花都,如在全國率先開展綠色金融支持生豬「保險+期貨+銀行」項目、「創新型藥品置換責任保險」試點、發布全國首份碳信用報告等創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全國首創案例,為全國提供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在建設綠色金改試驗區過程中,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在系統內或廣州同業首創「綠色租融保」「碳惠貸」「碳足跡掛鈎貸」等系列綠色金融創新產品,不斷拓寬綠色金融服務綠色產業的產品和模式。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在廣州地區綠色貸款餘額已突破千億元,年增長率達到30%以上,綠色金融總量同業領先。
為了推動綠色金融與廣州綠色低碳發展深度融合,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協同建行海外分行和融資租賃公司為廣州公交集團新能源公交車置換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預計每年減排二氧化碳超過20萬噸,並助力該項目獲哥本哈根C40峰會「綠色技術」獎項。(記者 黃裕勇 何嘉敏)
頂圖:廣州召開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香港商報記者何嘉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