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最高檢: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最高檢: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2-07-18 10:55: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共中央宣傳部18日上午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分管日常工作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童建明表示,2013年至今年6月,檢察機關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858萬人,起訴1490萬人。紮實開展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起訴涉黑涉惡犯罪23萬人、「保護傘」2987人。

 童建明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主要做了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檢察機關始終把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使命。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懲治各類刑事犯罪,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2013年至今年6月,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858萬人,起訴1490萬人。紮實開展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起訴涉黑涉惡犯罪23萬人、「保護傘」2987人。經過持續努力,黨領導人民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2013年至2021年,檢察機關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從10.8萬人降至5.9萬人。針對重罪持續下降、輕罪佔比逐年上升這樣一個刑事犯罪結構的明顯變化,堅決貫徹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案件不捕率、不訴率從2013年的17.9%和4.9%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9.2%和23.5%,檢察機關起訴到法院前的訴前羈押率從2013年的61.1%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2.7%,司法文明和進步充分彰顯。立足檢察職能,積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大經濟領域犯罪懲治力度,2013年至今年6月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03萬人。深化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檢察一體履職、綜合保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2021年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4萬人,比2013年增長59.3%。設立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助力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探索開展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對涉企案件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的同時,督促作出合規承諾並積極整改,做實既「厚愛」又「嚴管」,防止「辦了案子,垮了廠子」,一批涉案企業脫胎換骨,走上依法合規經營軌道。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心紓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我們努力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每一起案件都當成「天大的事」來辦,用心用情做好「守心」的工作。2019年全國兩會上,最高檢承諾群眾信訪「7日內程序回覆、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到今年6月檢察機關共接收群眾信訪316萬件,已對近95%的信訪回覆了辦理情況。深入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2018年至今年6月起訴25.6萬人。會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的強制報告、入職查詢制度上升為法律規定。

 三是積極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根據檢察職能調整,2018年對內設機構作了系統性、整體性、重塑性改革,構建了「四大檢察」工作格局。幾年來,我們努力做優刑事檢察。推行「捕訴一體」監督辦案機制,提高辦案質效;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紙面服刑」「提錢出獄」等問題,創新建立巡迴檢察制度,更有力維護「大牆內」的公平正義。努力做強民事檢察。注重精準監督,依法辦好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引領價值的典型案件。2013年至今年6月,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訴4.1萬件。努力做實行政檢察。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訴1762件。結合辦理行政申訴案件,深入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已化解行政爭議2.1萬件,其中爭議10年以上的1258件。努力做好公益訴訟檢察。抓住生態環境、食藥安全等領域損害公益突出問題,加大辦案力度,2021年立案16.9萬件,是公益訴訟制度正式確立後第一年,也就是2018年的1.5倍。堅持雙贏多贏共贏,98%的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在訴前得到有效整改,公益司法保護「中國方案」不斷完善。

 四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持續鞏固深化檢察人員分類管理、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等改革舉措。堅持以科學管理促司法責任落實,針對不少案件程序一再反復、增加群眾訴累,建立「案-件比」質效評價指標,督促檢察官從辦案第一環節就求極致。2020年至2021年共壓減86.4萬個空轉程序。「案-件比」指標體系也被形象地比喻為衡量司法辦案質效的「綠色GDP」。

 五是持之以恆加強自身建設,夯實檢察工作長遠發展根基。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紮實開展檢察隊伍教育整頓,深化政治與業務融合培訓,改進檢察人員考核機制,促進一體提升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為營造風清氣正的司法環境,我們抓住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這個「小切口」,像擰螺絲釘一樣逐步擰緊,努力做好防治人情案關係案金錢案的「大文章」。(圖源:新華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趙桐曲 最高檢: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