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下稱「指數」)評估日前出爐,深圳前海位居第一持續領跑,與廣州南沙、上海(浦東)、上海(臨港)均處在第一方陣。
據悉,該指數由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經對全國54個自貿試驗(片)區制度創新工作進行評估後發布。作為總結評估自貿區制度創新經驗的系統性研究,「指數」包括「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創新、政府職能轉變、法治化環境」等5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已連續七年發布,旨在激發自貿區不斷引領改革創新的精神和動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在社會各界享有廣泛的影響力。
前海累計推出685項制度創新成果
過去一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工作勇毅前行。儘管國內外疫情形勢給中國自貿試驗區發展形成一定的挑戰,但也為制度創新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場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主動改革、勇於創新,紮實推進各領域改革創新,尤其是2021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以來,前海在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改革創新、政府職能轉變、法治化環境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累計推出68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021年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5項,新增全國複製推廣7項、累計達65項,持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推出電子印章綜合應用、商事主體歇業登記等創新舉措,兩項制度創新成果都在全國複製推廣;二是優化政府服務,打造「前海港澳e站通」,面向港澳商務人士提供「註冊易」「辦稅易」「社保通」等223項跨境服務,讓港澳商務人士「足不出港澳」即可辦理業務;三是提升通關便利水平,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深港跨境貨物運輸「陸轉水」模式,海運供港專線累計運送集裝箱標箱數和貨物量均佔全市六成。同時,持續深化大灣區國際貿易組合港建設,推動大灣區「多港如一港」,累計開通19條組合港線路,內外貿易「雙循環」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
率先落地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
在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方面,一是率先落地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推動全國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及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實施,外商投資股權投資基金規模超400億元;二是強化金融服務能力,在港交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上線大豆現貨品種,實現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的人民幣計價和結算;三是提升金融監管水平,在用戶授權、保障個人私隱與數據安全前提下,實現對境外人士境內經常項目下收入的線上自動查驗,便利港澳和境外人士資金匯出,「基於區塊鏈的境外人士收入數碼化核驗產品」作為首個跨境項目,入選央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方面,一是持續提升政府服務能力,着力解決新冠疫情下港澳居民辦事難問題,實施跨境授權委託「雲見證」,運用信息化技術,為港澳同胞提供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務;二是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實施信用數碼化建模賦能納稅「放管服」改革,整合市監、海關等部門200多項數據,進一步消除公共信用數據與稅務數據間的壁壘,一類信用企業的辦稅時間縮短70%以上;三是持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打造「建設運營雙驅」區域建設協調模式,建立建設方與運營方溝通協調機制,提前研判項目後續實際運營特點,統籌基礎設施項目的工程建設和產業運營需求。
法治營商環境更優 適用香港法審理案件數量全國第一
在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方面,加強制度建設,推動最高法出台支持和保障前海深化改革開放意見,適用域外法律、跨境司法協助安排等實現突破;大力破解執行難問題,創新公證參與司法送達機制,實施個案負責的案件分配和責任追究機制,對長期未處理案件自查自糾,探索電子卷宗系統等平台的送達功能,提高送達成功率;促進法律服務國際化,推動司法確認規範化建設,將由前海法院管轄的國際商事調解協議納入司法確認適用範疇,前海法院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適用香港法審理案件均居全國基層法院第一;深圳國際仲裁院率先在國內適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允許當事人在有涉港因素的情況下可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進行仲裁。
前海合作區制度創新活力充分釋放,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前海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5%,稅收收入增長15%,關區進出口總額增長20.28%,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更加凸顯。下一步,前海將持續發揮好國家戰略的政策優勢、深港合作的區位優勢,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圍繞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標CPTPP、CEPA、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積極推動制度創新,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記者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