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著名作家眼中的關公故里運城

著名作家眼中的關公故里運城

責任編輯:萬思琪 2022-07-27 23:01:08 來源:香港商報網

請放到稿件開頭.jpg

    為期一周的「第七屆著名作家看山西」活動近日在運城落下帷幕。期間,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八一電影製片廠原廠長、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柳建偉,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徐劍等10位全國知名作家組成的採風團,深入運城市龍門景區、解州關帝廟、永樂宮等地進行考察。河東大地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及壯美風光深深地吸引著作家們,大家紛紛暢談採風感受,並對運城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 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作家們表示,他們將不惜筆墨,用心用情大力讚頌關公故里、讚頌運城這片美麗的土地。

閻晶明.jpg

    閻晶明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代表作:《獨白與對話》《魯迅還在》等

    盛夏來到運城,卻趕上難得的涼爽天氣,讓人感到格外開心。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又呈現着無盡的新貌。在運城,只要開始列數過往,就會是一個無盡的話題。在這裏遇到的每一個人,幾乎都對此擅長,更為此驕傲。無處不在的歷史遺存,燦若星辰的歷史人物,豐富活躍的民間文化,無不讓這片土地呈現出深厚的文脈,充滿着無窮的活力。

    今天的運城,是一片改革和建設的熱土。這裏的人們,懷着奮鬥的熱情,創造的激情,努力地工作着,拚搏着。是的,拚搏,你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種奮進的欲求,一種追求更高物質、文化和精神,實現更高理想的願望。這種願望和追求,匯聚在當代運城人身上,是最為寶貴的,也是新時代山西最需要的精神狀態。

    弘揚歷史文化,創造新的輝煌。作家們應當用筆書寫這樣一個當代運城,描繪這裏曾經擁有的、正在發生的、可以期待的一切美好。

柳建偉.jpg

    柳建偉 八一電影製片廠原廠長、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突出重圍》《英雄時代》等

    運城,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同時,也是我們華夏先民們早期繁衍、生息的主要地方。上古時期,黃帝和蚩尤兩個部落,曾在這裏發生過一場大戰。戰爭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爭奪這裏的重要資源——鹽池。畢竟,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離不開鹽。

    來到運城後,常常被這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所震撼。在 運城博物館,看到那麼多的玉璧,要知道,這在當時,可都是禮天祭祀的重要器物。這些玉璧,是那麼的薄,那麼的光滑,如果不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做出這麽美的玉器。

    此外,這裏還是關公的故鄉。在我看來,關公幾乎就是一個完人,其忠義仁勇的精神,代代傳承,令人景仰。如今,我們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範圍內,凡有華人處,大都會有關帝廟。

徐 劍.jpg

    徐 劍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大國長劍》《大國重器》等

    走過全國很多地方,真的沒想到,運城的文化和旅遊資源稟 賦這麽好。這在全國的地級市中,非常罕見,的確讓人看得很激動,也很留戀。我把它概括為:一步一勝景、一步一文物、一步一風情、一步一民俗。

    在這些景區或景點中,最讓人感到震撼的,就是永樂宮的壁畫了。這些精妙絕倫的壁畫,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傑作,也可以說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巔峰之作。那種格局,那種氣象,絲毫不亞於敦煌壁畫。

    此外,這裏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黃河大鐵牛、普救寺、司馬光祠等。站在這些歷史文化遺存的面前,會有一種頂禮膜拜的感覺,會感受到唐風、唐韻或宋風及大元王朝的那種宏偉氣象。

    可以說,通過這次採風,大家都對運城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會再來運城,還會多來。一個縣,住上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景點,呆上三四天,好好地再看一看,品一品。

王久辛.jpg

    王久辛 《中國武警》雜誌主編、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狂雪》等

    到過山西很多次,但運城,卻是第一次來。運城,是一個物 華天寶、鍾靈毓秀、遍地風流、令人難忘的地方。在這裏,每走一個地方,都會有一種不同的感覺。每挪動一次腳步,都會有到一種全新的體驗。

    李家大院,傳承着一種傳統道德文化對人的熏陶;永樂宮壁畫,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燦爛無比;河東書房,不僅設計得非常美觀和大氣,還非常溫馨和有內涵……

    人們常說,萬物並育,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教育我們,更何況,運城有這麽多的飽含文化氣息的景區和景點。這其中,尤其是永樂宮的壁畫,看完後,讓人感到無比激動。我是最後一個從永樂宮裏走出來的。在永樂宮的壁畫臨摹基地,看着孩子們在認真地臨摹着牆上的壁畫,我覺得很開心。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必然會有一種文化上的自信,這種自信,也一定是發自內心的,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劉  陽.jpg

    劉陽 《紅岩》雜誌主編、著名書法家

    十多年前,來過一次山西,那次去的是山西省的省會太原。這一次,可以說,是我第二次踏足山西這片土地。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一首歌——《人說山西好風光》。這一次來運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歌裏所描述的那種山西的壯美風光。

    一周的行程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這裏的黃河。它不僅是一條養育我們的母親河,更是一條滋生我們中華文明的偉大河流。以前,我也曾在別的地方親近過黃河,但在運城的龍門看到黃河時,我真的被震撼到了。大自然是有教化功能的,在黃河面前,我覺得,我要做一個謙遜的人。

    運城,有着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燦爛,名家輩出,還有很多從小就聽說過的神話傳說故事,這次實地考察之後,我覺得我對運城,對三晉大地有了更深的體會,需要慢慢地去消化,去感悟。同時,我覺得我要做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文明。

任林舉.jpg

    任林舉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玉米大地》《糧道》等

    來運城之前,一直覺得那是一個較偏遠的所在,儘管也知道它曾是古時的河東重鎮及關公故里。但真正到運城走一遭,實地聽說了黃帝戰蚩尤、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后稷稼穡等傳說,看過了諸多歷史遺蹟,了解了更多關於司馬遷、張儀、薛仁貴、王勃、柳宗元、司馬光等歷史名人的故事後,才頓覺自己孤陋寡聞,禁不住額頭冒出冷汗來。

    原來,運城,那可是黃河文明乃至中華文明曾經的中心。

    特別在看過了刀削斧劈的龍門和直接青雲的大梯子崖之後,更感覺靈魂受到了震撼。與其說那是兩處自然景觀,莫如說那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圖騰。更何況,民間傳說中的「鯉魚跳龍門」「步步登高」,和我們當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又何嘗不是一脈相承的同一個旋律呢?讀懂運城之後才發現,運城不僅在過去,即便在當下,仍然蘊藏着巨大的催人奮進的精神和文化能量。

李曉東.jpg

    李曉東 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任、文學博士

    代表作:《天風水雅》《我的鄉愁是一碗饊飯》等

    運城這個地方,全國著名的文化和旅遊景點有很多,如:解州關帝廟、鸛雀樓、黃河大鐵牛,等等。不過,這一次的運城之行,對我觸動最大的,則是「河東書房」。

    這些年,書房在全國很多地方,如同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但能像河東書房做得這麽有規模,這麽有設計感,影響力這麽大的,為數其實並不多。

    大家都知道,河東大地,是中國歷史上文脈極其繁盛的地方,名家巨擘,璨若繁星。如:王勃、柳宗元、司馬光等,都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即便是關公,他雖然是個武將,但他熟讀春秋,文學素養應該也較高。而河東書房,則在傳承河東文脈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倡導全民閱讀工作。下一步,我們計劃給河東書房授一塊「全民閱讀示範基地」的牌子,畢竟,河東文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是中華文脈的具體精神體現。

魯順民.jpg

    魯順民 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文學》主編

    代表作:《山西古渡口》《天下農人》等

    河東大地,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從上古到近古,文化遺存譜系完整,是全國少有的文化遺存富集之地。

    這一次來,最大的感慨是運城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將如此富集的文化遺存,賦予相當的時代意義,讓這些遺存通過「河東書房」建設、通過魅力城市建設、通過美麗鄉村建設等方式和契機,有機地融入到尋常百姓生活中間,更好地發揮文化遺存的教育、展示功能,增加城市的文化識別度,這在全國是少有的。

    中國立農萬年,華夏農耕黍作農業傳統發韌於河東,發展於河東。大河顧我走東溟,呂梁牽汾水,中條出涑水,厚土皇天,表裏山河,山與河合謀,塑造着廣袤無垠的河東大地,也塑造着河東大地獨特的生態景觀。生態決定了生產,生產又深刻影響到公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萬年立農,形成的成熟的鄉村社會秩序,乃是另外一種富有啟示意義的文化生態。

葛水平.jpg

    葛水平 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喊山》《裸地》等,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編劇

    以前,有一個朋友曾給我說過:「你一定要去運城看看,運城這地方,一定會絆住你的腳步。」

    多年前,我確實來過一次運城,看過一次鸛雀樓,也在樓上欣賞過黃河的美景。大水出好河,運城這地方的人,真是太有福氣了。

    這次來運城,讓我感覺到受益非常大。就說解州關帝廟吧,那種恢弘雄偉的氣勢,那種絢麗多彩的琉璃瓦,真的是太美了,太漂亮了,幾乎讓我都不忍離開。我想,找個機會,我一定會再來一次解州關帝廟,細細地品,慢慢地看。

    李家大院,給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大家都知道,晉商的發源地,其實就在運城,因為這裏出產有食鹽。而李家作為商賈世家,能夠以善為本,惠及一方鄉鄰,這說明李家人懂得家族長久傳承及綿延的真諦,而這其實也是我們民族憂患意識的體現。

    此外,永樂宮的壁畫,也讓我感到無比震撼。那種美,幾乎難以用文字來形容。

楊 遙.jpg

    楊 遙 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趙樹理文學獎獲得者

    代表作:《二弟的碉堡》《流年》等

    以前來過運城,但沒有好好地了解過這座城市。此次來運城採風考察,給我印象最深的,首先就是龍門。龍門這地方的黃河,和我以前看到過的其它地方的黃河,都不一樣。這裏的黃河,氣勢特別浩蕩,風光特別壯美。尤其是一想到「禹鑿龍門」以及「鯉魚躍龍門」這樣的民間傳說故事,就感覺非常神奇。

    其次,河東池鹽博物館給我的印象也特別深。在博物館裏,能夠了解到我們的先民是如何製鹽的,這可能也是運城成為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的重要原因吧。再有就是,運城的文化旅遊開發,大都比較科學,比較大氣。比如在芮城縣看到的廣仁王廟,儘管是一座很小的廟宇,但那是唐代的建築遺存。其在開發的過程中,請來國內一流的專家團隊進行設計,並將古代與現代的很多元素融合在一起,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東西,又順應了未來文旅發展的趨勢。整座小廟,看起來,確實很美。(林宇)

    頂圖: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貴向采風團作家代表楊遙授旗   郭佳林攝

責任編輯:萬思琪 著名作家眼中的關公故里運城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