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及工聯會昨日舉行聯合發布會,公布針對土瓜灣「十三街」及「五街」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所住樓廈有批盪剝落,八成五表示有滲水問題,七成七表示有鋼筋外露,六成七表示無鐵閘或常壞,接近四成表示無樓梯燈。民建聯及工聯會建議,市建局應盡快制訂「十三街」及「五街」重建時間表及搬遷方案;又指可提高重建密度,增地積比添誘因,增加居住人口,提高財務可行性。
兩街區唐樓群問題多
是次調查於今年6月間進行,民建聯及工聯會訪問了「十三街」及「五街」的506位居民,接近九成的受訪者為業主,約一成多為租客。受訪者提出日常遇到的問題包括:大廈走廊和天井衛生環境惡劣、垃圾長期堆積、有人隨處大小便致傳出惡臭、有蟑螂和老鼠問題、防火門失修、電力不足、雨後樓梯濕滑、天井地下污水管爆裂等等。高達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居住的大廈周邊環境衛生非常差,接近三成受訪者表示差,只有不足一成表示可接受。
此外,4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居住的大廈近10年有進行大維修工程,35%則表示沒有進行過大維修工程。被問及是否願意參加爭取重建行動,有高達94%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參加。
「我自己年紀漸大,行樓梯好吃力。」「十三街」居民潘女士表示,現時家中天花漏水問題嚴重,早前打風期間,原本只是房間漏水,因大雨關係,漏水如今已蔓延到大廳,家裏不停滲水,需要用水盆、雨傘等工具接水,希望政府盡快重建該區。
另一名居民王先生表示,曾自費做過三次樓宇大維修,但效果仍是差強人意,經過維修後的樓宇,當颱風暴雨過後,「做完好似沒有做過一樣」。
土瓜灣區重建潛力大
民建聯及工聯會舉行聯合記者會,公布問卷調查結果。 記者 蔡啟文攝
民建聯及工聯會建議,市建局應盡快制訂「十三街」及「五街」重建時間表及搬遷方案。他們還建議,提高重建密度,增加居住人口,提高財務可行性;精簡重建發展程序,為部分發展限制拆牆鬆綁,並增加重建誘因,如增加舊區重建的地積比、降低樓齡較大樓宇的強拍門檻、允許轉移地積比率等,增加重建的可行性;按地區層面成立跨部門項目小組專責做好重建事宜。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出,該區未來發展潛力高,港鐵屯馬線全面通車後,已經接通了土瓜灣、啟德、九龍城一帶地區,令這些地區的市民在出行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和快捷,亦大大增加這些地區的發展空間。其中,土瓜灣及九龍城一帶早在14年前已由市建局着手規劃布局,至今有約12個重建計劃落成及展開,亦凸顯土瓜灣區的重建潛力。
李慧琼續指,九龍城碼頭現正進行「中九龍幹線」工程,按計劃2025年完工之後,將會重置九龍城碼頭交通交匯處,並在該位置興建一個平台花園連接海濱。而且,「十三街」及「五街」當中全部是沒有電梯的唐樓,範圍內沒有新型的插針樓以妨礙收購,適合巿建局以小區發展模式發展。
工聯會會務顧問陳婉嫻、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亦出席是次發布會。
據介紹,土瓜灣「十三街」,包括木廠街、龍圖街、鳳儀街、鹿鳴街、麟祥街、鷹揚街、鵬程街、鴻運街、蟬聯街、燕安街、駿發街、鶴齡街及九龍城道;「五街」則包括馬頭角道、明倫街、忠信街、興賢街及興仁街。兩街樓宇均為50至60年的舊樓,且連年失修,而重建問題多年來皆存在爭議。(記者 馮煒強)
【短評快論】舊樓維修如阿婆化妝
民建聯與工聯會兩大政團昨日聯手舉行記者會,除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外,還找來已退休的工聯會元老陳婉嫻出山,主題是講土瓜灣「十三街」及「五街」重建事宜。
土瓜灣「十三街」及「五街」是本港出了名的市區唐樓群,這兩個街區的唐樓已有60多年樓齡,皆為鹹水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居住的單位及大廈有批盪剝落、外牆滲水、鋼筋外露等問題。
網友評論,唐樓只維修不重建,就如同阿婆化妝──嘥錢!這是個常識問題,所謂「鹹水樓」,是指樓宇建造時以海水混合混凝土興建,由於海水中含有的鹽分會造成建築結構中鋼筋的腐蝕,因而無論舊樓做了多少次外牆維修,本質都是一個「化妝」問題。
事實上,大部分鹹水樓在1980年代初已被揭發,並且進行過清拆及重建,但仍有部分當年的鹹水樓未被拆除,或者只做了簡單維修,成為今日的危樓。2010年時,紅磡馬頭圍道一座唐樓倒塌,便屬鹹水樓,事件釀成4死2傷,震驚全港。
其實,唐樓群只有重建一條路,並且應該是政府施政重點,相信這也是民建聯與工聯會兩大政黨聯手調查的原因之一。資料顯示,目前香港舊區重建速度遠遠落後於樓宇老化速度,換言之,市區舊樓的樓齡越來越高,數量越來越多。
這也常被人形容為,隱藏在市區裏的「隱形炸彈」數量正變得越來越多,其「威力」也變得越來越大。這對於政府而言,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如今,兩大政黨已「開腔示警」;有關當局聽到後,何時能出手緊急「拆彈」呢?(香港商報記者 蘇尚)
頂圖:土瓜灣「十三街」及「五街」的唐樓已有60多年樓齡。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