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華人的思想意識裏,尋根問祖,慎終追遠,是每個華人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根脈情結。
中華民族的共祖是炎帝黃帝。「炎黃子孫」也是海內外華人最常見、也最引以為榮的自我稱謂。
炎帝姓姜,號神農氏,相傳炎帝牛首人身,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製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立市廛,首闢市場,開創了商業經濟;治麻為布,民着衣裳,使部落更加文明;削桐為琴,結絲為弦,使人們有了娛樂;削木為弓,製作陶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根據現有文字記載,黃帝的突出才能在於善於用人、注重德治、創立各種新制度來訓練軍隊、管理部落。因而黃帝實質上成為中國從部落時代走向國家形態的標誌與象徵,成為中國國家雛形的締造者。
孫中山先生在《祭黃帝文》中開宗明義:「中華開國五千年,黃帝軒轅自古傳。」
從春秋戰國開始,西周王室、中原各諸侯國都將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炎帝黃帝,奉炎帝黃帝為華夏共祖,促進了各諸侯國在文化上、血緣上、禮制上趨向統一,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強化大一統觀念,奠定了基礎。
秦是黃帝之孫、顓頊帝的後代,《秦本紀》云:「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楚也是顓頊帝的後代,《史記·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齊國姜尚是炎帝之後,田齊是黃帝後裔。越是顓頊帝之孫、禹的後代,《越王句踐世家》云:「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匈奴是夏后氏的後代,《史記·匈奴列傳》首句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鮮卑是黃帝的後代,《北史·魏本紀》云:「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此為號」;契丹是炎帝的後代,《遼史·太祖紀贊》云:「遼之先,出自炎帝,世為審吉國」,另外羌出於姜氏、氐出於夏時的有扈氏,史書上也都有所記載。
炎黃二帝作為中華民族各民族的共祖,海內外華人共同的祖先,對於凝聚中華民族各民族、海內外華人的精誠團結、共禦外辱,維護中華兒女的利益和尊嚴,維繫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愛國情結,都具有着積極而不可估量的作用。
台灣愛國詩人丘逢甲曾作詩云:「人生亦有祖,誰非黃炎孫?歸鳥思故林,落葉戀本根。」
中國人向來最重孝道,尋根問祖、法祖敬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傳承孝道的具體表現,更是推動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振興的重要途徑。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黑暗境地,革命派、改良派均以「炎黃子孫」的稱謂,尊崇炎黃二帝為人文始祖,使用黃帝紀年,拜謁黃帝陵,視炎帝黃帝為振奮民族精神,擺脫民族危機的國魂、希望。
抗日戰爭時,「我們同是炎黃子孫」成為號召、激勵和凝聚各民族、各地區、各黨派、各階層的海內外華人「拋棄一切成見,親密合作,共同奔赴中華民族最後解放之偉大前程」的一面旗幟,民族意識空前高漲,同仇敵愾,救亡圖存,再次挽救中華民族於危機時刻。
1937年,國共兩黨同祭陝西黃帝陵,毛澤東親撰祭黃帝陵文,蔣介石親題「黃帝陵」三字,都以「炎黃子孫」的名義共尊炎黃二帝為民族始祖。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新黨主席郁慕明相繼訪問大陸,反覆強調「炎黃子孫一家親」。
海內外華人無論國別、黨派,共同祭祀炎帝黃帝,以此顯示海內外華人血脈相連、文化相通的共同的心理歸屬,不僅增加了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也增強了全球華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增進了全球華人血濃於水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
一位華人僑領在黃帝陵尋根祭祖座談會上動容地說:「雖然我們遠在海外,但我們的根在中國,中華文化的精髓就是傳承,只有效仿先輩、不忘先祖,中華民族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