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賈淺淺擬加入作協是否符合「程序正義」?「屎尿屁」到底能不能入詩?……近日,相關話題討論不斷登上熱搜。
事情緣起于中國作家協會近日公示的2022年會員發展名單,在擬發展的900余名會員中,作家賈平凹之女賈淺淺赫然在列,關於她是德才兼備還是父輩光環「加持」,引發網絡爭議。
很快,不少由賈淺淺創作的不斷分行還夾雜著「屎尿屁」的詩歌被再次「打撈」,供公眾反復「咀嚼品嘗」。有文學評論者批評,這些口水化的詩歌就是「一路狂按回車鍵的產物」。有網友也指出,「當屎尿屁之類的大白話都能成為文學,這是時代的悲哀,文學的悲哀」「賈淺淺似乎從未拿出令人滿意的文學作品,卻可以在常人看來困難重重的文學創作之路上節節高升」。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賈淺淺的詩歌創作風格多樣,類型繁多,不能僅以某些驚悚詞句來推斷詩人的藝術修養和文學造詣」,「如果僅以一片殘破的樹葉來斷定整片森林的荒涼,恐怕有些偏激」。
面對輿論波瀾,中國作協回應稱,包括賈淺淺在內的擬發展會員,均按照程序進行評審上報,對於網友質疑的問題將會記錄核實。盡管如此,網絡的質疑和討論仍愈演愈烈。
「這場輿論風波的核心並不是賈淺淺的文學造詣究竟有多高,而是她的父親在這一切『程序』的背後,究竟發揮了多大的能量」,《中國新聞周刊》文章指出,一個行業因為時代的變化發生了改變,陣痛必然發生,只要「公平」依舊在,就可以相信其能重新建立秩序和話語體系,而當失去了「公平」,人們的期待就會崩塌。「所以,賈淺淺的風波,其實是給文學出了一道難題。」
「第一財經」亦發文指出,公眾可能會覺得,「有的人已經有很多資源了,他們還要進體制?」他們由此感到巨大的焦慮,感覺到不公平的情緒,也通過這些事情得到一種發泄。
拂去話語爭鸣之上的浮沫,面對「屎尿屁」能否入詩、是否太過淺白的討論,「人民周刊網」文章認為,是否有文字的精煉之妙、有意境與意象之美、有誦讀的節奏之感,才是衡量一首新詩的關鍵。「用文學的專業性討論來替代非文學因素的討論,我們才能更好地審視賈淺淺作為一個作家、詩人是否合格。」
「中青在線」也認為,我們既不該因為「作家之女」的身份就棒殺她,也不必因為名人效應就捧殺她,公眾對賈淺淺的評價,終究要回到專業領域,應該經得起嚴謹的學術標準審視。
「作為文學大國,國人對於中國當代文學抱以希望,充滿期待。賈淺淺之事,應倒逼文學圈反思與改進」,「荔枝新聞」指出,只有更好地實現圈內外的對話與交流,才能讓普通讀者了解更多文學專業知識,整體提升文學素養,才能使中國文壇更健康,中國文學走得更遠。
「賈淺淺的詩歌討論,如果能在這個層面上推動文學界內部的反思,重拾文學批評的公信力,深化公共輿論對詩歌、對文學的興趣與理解,那麼這場討論就留住了體面和意義,哪怕淺淺的也行」,光明網評論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