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第十三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汕頭行 「粵菜師傅」傳承技藝 潮汕味道香飄全球

有片|第十三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汕頭行 「粵菜師傅」傳承技藝 潮汕味道香飄全球

責任編輯:黃鶯 2022-08-29 08:38:3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魚蝦蟹螺品種繁多、做法別致;鹵獅頭鵝香滑入味、色香俱全;潮汕粿品樣式多變、做工細緻;甜品糕點小巧精緻、色彩繽紛;果蔬雕刻妙趣橫生、刀工高超......第十三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汕頭行採風團成員,無一不被潮汕菜的魅力所折服,為道道精美菜品點讚,文學大咖們紛紛表示,要把源遠流長的潮汕菜文化轉化為創作素材,用文學力量將汕頭「好味道」推向更廣闊市場。

 在汕期間,採風團一行走進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品味「粵菜師傅」工程的累累碩果;參觀潮鵬獅頭鵝養殖中心,看「世界鵝王」澄海獅頭鵝這一特色養殖業如何富民興村;考察濠江區東湖村、澄海區前美村,見證「舊村換新顏」,細閱汕頭交出的鄉村振興答卷。

3.jpg

 香港商報董事總經理戴傑(左一)向汕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嫻贈《品鑒嶺南》一書。

 品過潮汕菜 文學大咖生出味覺鄉愁

4.jpg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何啟謀院長(左一)陪同作家們參觀。

 一道道潮汕菜,築起了汕頭對外的良好形象,凡親身到汕頭品味地道潮汕菜後,連外鄉人也竟會生出味覺鄉愁來。8月22日下午初到汕頭時,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黃亞洲談起他對汕頭的初印象:「汕頭對我來說是神秘的汕頭,這裏以潮汕美食聞名,對潮汕菜一直是心嚮往之,百聞不如一見,我要好好嘗嘗。」

 25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潮汕菜採風活動在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舉行,這是本次汕頭採風活動的最後一站。來自天南地北的著名作家們走進這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在一道道精緻而美味的潮汕菜製作中,感受美食魅力,品嘗鄉愁味道。

 在汕頭連續多天品嘗地道潮菜後,再次接受記者採訪時,黃亞洲總結了對潮汕菜的印象:「潮汕菜不僅是色香味俱佳,還非常細膩,不管是葷菜、素菜,山上的、平原的、海底的食材,都能夠根據各自的特點,做出想像不到的美味。」黃亞洲認為,潮汕菜作為著名僑鄉汕頭的一大特色品牌,是千千萬萬海外潮籍鄉親抒發思鄉情懷的美食寄託。「潮汕菜走向國際步伐很快,我希望這地道的潮汕味道能傳播到世界各地去,那麼我在我所在的城市,也能品到這一番更地道的潮汕美味。」

 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丘樹宏更是賦詩詠贊潮汕菜:「多少年闖蕩大海,多少次走進絲路彩霞,異域的風情融進生活,外邦的文明吸納成自我文化。你的味蕾從黃河長江流淌而來,流成了榕江韓江練江出神入化。色、味、香、型、器、醬,清、淡、鮮、嫩、巧、雅。無論什麼時候不管身居何處,潮菜,永遠是潮汕人的生命密碼。」

 技藝有傳承 汕頭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行走在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內,可見牆上張貼不少畢業生的依托潮汕菜的創業故事。如今,潮汕菜成為不少青年就業創業的事業選擇。一張張年輕的「廚師面孔」,彰顯了這座學院的生機勃勃。

 在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的潮汕菜文化室,作家們深入了解潮汕菜注重「四時調和」、保持「原汁原味」、追求「因地制材」的特點和花樣繁多的烹調技藝。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何立偉認為,潮汕菜的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對烹飪人才的耐心培養和教育,潮汕美食的精髓,正是通過精益求精的技藝傳遞到全世界。

 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學會會長葉梅感嘆:「在這裏我們感受到了潮汕烹調人才的年輕化。」她認為,以往工藝高超的「潮汕老農」「潮汕師傅」代表着潮汕飲食傳統文化的力量,而如今這一批年輕的烹飪人才隊伍,則體現了對潮汕菜技藝和潮汕菜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而黃亞洲認為:「學習潮汕菜,就是掌握了一項專業技能。學校在把潮汕菜推向世界的同時,也帶動了勞動就業。」

 潮汕菜是汕頭的特色和優勢,加快潮汕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而技藝傳承,人才培育是潮汕菜產業化的根本支撐。據悉,近年來汕頭市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從政策扶持、標準建設、平台搭建等方面推動潮汕菜產業人才培養。在「粵菜師傅」工程引領下,近年來粵東技師學院粵菜師傅專業的培養質量、層次和規模實現了大幅提升。據悉,汕頭去年高質量承辦了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目前汕頭市擁有47名星級「粵菜師傅」,組織開發5個專項能力項目,建立16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烹飪類技能大師工作室,建成5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近年來培養了5000多名「粵菜師傅」相關專業學生,培訓8000多人,高技能人才不斷湧現。

 無鵝不成宴 賦詩齊詠「世界鵝王」獅頭鵝

6.jpg

 參觀獅頭鵝養殖中心。

 在潮汕人的宴席上有句俗語——「無鵝不成宴」。而澄海滷鵝更是被評為「中國菜」之廣東十大經典名菜,名揚中外。潮汕地區養殖的獅頭鵝,因成年公鵝體型壯碩威猛、頭部肉瘤發達型似獅子頭而得名,是世界上最大型鵝種和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最大個體達39.1斤,被譽為「世界鵝王」,至今已有300多年飼養歷史。現已制定了種鵝飼養、肉鵝飼養、滷製加工等5個農業地方標準。如今,以獅頭鵝滷製為特色的滷鵝美食正在成為潮汕文化的一個符號,作為各地潮菜餐桌上的經典頭盤大受海內外消費者喜愛。

 隨着鄉村振興的戰鼓敲響,汕頭正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在汕頭,獅頭鵝產區主要集中于澄海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積累,目前澄海區的獅頭鵝飼養量、種鵝存欄量、鵝苗生產量等在全國占很大優勢,是當地農業特色品牌、重要支柱產業和聯農帶農增收的優勢產業。

5.jpg

   了解鹵鵝的製作工藝。

 採風團一行走進潮鵬獅頭鵝養殖中心,實地了解考察了獅頭鵝的繁育養殖過程及其鵝苗、商品鵝的銷售收購產業情況。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張瑞田認為,獅頭鵝產業為汕頭這一方水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是特色養殖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典範。張瑞田表示:「過去我認為,汕頭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會更重視高新科技,但汕頭市並沒有落下特色養殖業,並且還能有如此規模的發展,這出乎我的意料,獅頭鵝的養殖產業給這一方水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僑聯《海內與海外》雜誌社主編朱小平表示,澄海獅頭鵝是汕頭澄海區當地富民興村、聯農帶農的支柱產業,實屬是養殖產業帶動鄉村發展振興之典範。在品嘗澄海滷鵝後,朱小平驚嘆其味道更是一絕,故賦詩詠之:曾經深井品燒味,澄海又來啖鹵髓。白羽獅頭夸獨步,家家買得小鵝歸。同樣,丘樹宏亦不忘題詩詠之:詩風飄潮汕,經濟唱主角,養育三百年,名曰獅頭鵝。獅頭鵝,獅頭鵝,千萬隻,產業茁,頭仰天,勢威武,大搖大擺氣巍峨,潮汕美食揚海外,小康一曲唱紅火。

 舊村煥新顏 細閱汕頭鄉村振興答卷

7.jpg

 採風團走進有「番客村」之稱的濠江區東湖社區。

 作為最早建立的特區,汕頭市近年來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充分挖掘鄉村旅遊資源,其中關鍵點之一,就是發展文旅融合業。23日下午,採風團一行走進濠江區廣澳街道東湖社區,這是一個有着800多年歷史的著名僑鄉,素有「番客村」之稱,現有旅外鄉親約1.3萬人。近年來,東湖社區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挖掘、整理、提升僑村人文景觀,講好僑村故事,建設具有潮汕文化特色又兼具僑文化元素的「最美僑村」,喚醒眾多海外僑胞的鄉愁記憶,成為他們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

8.jpg

 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 隆都鎮旅遊辦供圖

 24日上午,採風團來到了前美鄉村振興示範點。該村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以陳慈黌故居為核心的建築群在區域內形成以古村落自然原生態環境及潮汕傳統僑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鄉村生態旅遊區,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 「嶺南第一僑宅」、「中國最經典的僑居文化」。現在,這座古樸的小村莊煥發出新的活力。該村依托豐富的僑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把全村作為整體旅遊景區進行規劃設計,努力打造前美村僑鄉文化旅遊產業全領域、全景化,村民全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丘樹宏表示,來到前美鄉村振興示範點,遊覽了陳慈黌故居,他認為該地保護工作做得較好,潮汕傳統僑文化的傳承和保留,是汕頭鄉村振興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汕頭是極具特色的內海灣城市,媽嶼島則位於內海灣出海口,媽嶼社區深厚的歷史底蘊,是其寶貴的文旅資源——這個約0.29平方公里的小島曾是商貿據點、海防前哨,是汕頭海洋文化、媽祖文化、開埠文化的濃縮精華。媽嶼島上景觀已進行全面升級打造,如今,旅遊經濟已成為媽嶼社區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修繕後的陶鑄亭環境清幽,沿海棧道成為媽嶼社區一道靚麗風景,汕頭市首家海島書店——媽嶼藍書店將紅色文化作為主線,是一個集合閱讀、餐飲、住宿、戶外婚禮、文化交流等多種服務的複合型文旅空間。「鄉土味」與「新文旅」的結合更加速了媽嶼社區鄉村振興的步伐。未來,相信該社區也會是汕頭鄉村振興的典範樣本之一。(記者  陳績盛、陳彥潔、程功明、喬凱、何嘉敏)

 頂圖:採風團走進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潮菜烹飪與旅酒管理系,學生們在會場展示果蔬雕刻和麵塑藝術作品 (攝影 楊偉瓊)。

 採風團名單

 採風團團長:

 1、黃亞洲: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品:《日出東方》《雷鋒》《紅船》《開天闢地》《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

 採風團成員:

 2、葉 梅: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學會會長、中國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代表作品:電影《男人河》,電視連續劇《飯碗》,小說《玫瑰莊園的七個夜晚》,長篇散文《華中秘境——神農架國家公園》等。

 3、王炳根:冰心研究會創會會長、冰心文學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學會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名人故居委員會副主任。著有評論集《特性與魅力》《永遠的愛心•冰心》《冰心與吳文藻》《冰心:愛是一切》《林語堂:生活要快樂》《雪裏蕭紅》等,曾獲解放軍文藝獎、全國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等。

 4、何立偉: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代表作品:《小城無故事》《跟愛情開開玩笑》《白色鳥》《像那八九點鐘的太陽》《何立偉漫畫與戲語》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5、周桐淦: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品:報告文學《多難的公理》、《法與「法」的較量》《西飛的雲鳥》《智造常州》等;評論、散文、報告文學均有作品譯介到國外,多次獲得國家級報告文學文學獎。

 6、朱小平:中國僑聯《海內與海外》雜誌社主編。北京市政協十二屆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特邀委員。北京市西城區作協副主席、文史學會副會長。出版作品有《象蜀錦一樣絢爛》、《燕京感舊錄》、《京城百藝》、《無雙畢竟是家山》、《多少樓台煙雨中》、《聽雨樓隨筆》等。

 7、丘樹宏: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原中山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主要作品有《隱河》《以生命的名義》《長歌正酣》《思維窪地》《心的看見》《中山傳》等。曾獲《詩刊》詩歌金獎和魯迅文學藝術獎等。

 8、張瑞田: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先後在《中國作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散文、隨筆二百餘篇。《文藝報》等報刊開設個人隨筆專欄。《百札館三記》《憂傷的野馬》《探險亞馬遜》等。

微信图片_20220829084738.jpg

責任編輯:黃鶯 有片|第十三屆「品鑑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汕頭行 「粵菜師傅」傳承技藝 潮汕味道香飄全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