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斯人已逝,餘音仍在。
2022年農曆新年前夕,台灣地區新聞學泰斗李瞻教授與老友、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隔着海峽通過視頻拜年,曾感動無數兩岸同胞。公眾猶記得視頻中,方漢奇先生「百歲都不在話下,相期以茶」的期盼。但令人悲傷的是,李瞻先生8月28日晚在台北家中辭世,享年98歲。二老「相期以茶」猝然成空,留下莫大遺憾。
「先生視頻拜年」,是李瞻和方漢奇共同書寫的濃墨篇章。其時,兩岸各界人士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掀起兩岸民間「雲賀歲」熱潮。視頻是技術,也是橋樑。「視頻相見」的終極意義,是兩岸交流與心靈契合的不斷深化、強化。那些散發着人間芬芳的習俗、傳說,那些溫暖真摯的祝福之語,越過滄海,落入尋常百姓家,匯集成中華文化的一瓣心香。
李瞻先生祖籍山東壽光,中學畢業於安徽,他在大陸留下過堅實的求索腳印。
兩岸同文同種,血濃於水,真情互動,這是歷史的記憶,這是時代的呼喚。長期以來,李瞻先生奮力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留下篇篇佳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李瞻向台灣當局建議開放大陸探親並促成,舉行兩岸政治談判,以示追求和平之決心,後被逐步採納實行。此後兩岸新聞學術交流開啟破冰之旅,李瞻亦有大功。撫今追昔可知,李瞻先生的一生,是慷慨激昂的一生,是鞠躬盡瘁的一生。
李瞻教授在世間留下的祝福與期待,代表了兩岸各界人士的美好心願。一代代人的理想,一定會有更多的後生來承繼。誰說「相期以茶」太難?只要我們攜起手肩並肩,一次次激盪時間的河流,一次次詮釋交流的真諦,一次次把握合作的機緣,「相期以茶」的宏願總能完成。
人之相交,貴在知心。兩岸文脈割不斷,兩岸交流合作停不了。今天,我們紀念李瞻教授,同時向一代代致力於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有識之士致敬,是面向歷史、面向未來的共鳴之舉。
人間草木,「故鄉」最珍貴。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所有中國人的「故鄉」。從新春視頻之約,到花燈之約,再到龍舟之約……兩岸文化交流盛景展現了「故鄉」的永久魅力,和人心思歸、遊子懷鄉的深沉情懷。
先生遠行,故土亦潸然。
拜別李瞻先生,「相期以茶」待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