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硬聯通」基礎設施正加速互聯互通,現代化交通體系不斷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正越織越密,深港澳三地往來更加快捷,隨着「硬聯通」與「軟聯通」加速推進,許多港澳青年紛紛到大灣區開啟職場生涯。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港澳年輕人的逐夢之地。
灣區交通便利促就業
就讀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港籍學生袁穎欣目前在深圳前海一家港資企業擔任海外秘書一職。袁穎欣之前長期在香港和海外生活、上學。記者問起她為何選擇落地前海,袁穎欣表示,交通十分便利是重要的考慮因素:「深圳前海離香港很近,搭個車就到了。」她坦言,在還沒來內地工作前,她曾以為自己到內地可能會無法適應。在前海工作一年半後,她最初對內地的想法徹底扭轉,「來前海一年半了,我的成長非常大。在前海我認識了很多創業型的優秀人才,這裏創業氛圍濃厚,未來我也希望能從前海出發,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
90後劉延鑫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管理學院,目前是內地首批港澳籍公職人員。他在廣州工作,目前回澳門主要在南沙港搭船,等未來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鐵路通車後,他可以直接從南沙出發,回家更方便。
香港青年陳巨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記者陳彥潔攝)
港青助灣區規則「軟聯通」
對年輕人來說,交通出行是否便利、商業配套是否成熟、基礎建設是否完善,亦是選擇就業地點時的重要考量。香港青年陳巨龍早些年在深圳工作,對深圳各區比較熟悉,他見證了前海這幾年的發展:「到前海工作後,發現基礎建設、衣食住行都和香港很接近,在硬件設施上有很大的提升和變化,對吸引香港青年來到內地,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現在,陳巨龍是前海一間律所的實習律師,陳巨龍認為,「前海作為深港合作的首選地,也是深港法律銜接和創新的先行地,我希望扎根於前海,助力兩地的法律融合,在推進規則銜接方面盡個人的力量。」陳巨龍對記者說,前海的機遇多,還有全方位的人才服務,更堅定了自己在前海這邊發展。
畢業於暨南大學的港籍學生侯彥喬,和陳巨龍是同一間律所的實習律師。侯彥喬表示,再過一年半,他就可以參加實習律師的考核面試,通過這次面試之後,就可以成為一名職業律師。侯彥喬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在前海可以接觸到涉外、涉港澳業務的機會,大灣區也即將引入一些港澳的律師以及大律師,進入大灣區共同執業發展,對我們實習律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侯彥喬作為一個香港青年,學了內地的法律,來到前海執業,他期冀未來在香港和內地的融合過程中,可以在推進規則銜接方面發揮作用。
香港青年侯彥喬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記者 陳彥潔攝)
灣區就業推進港澳青年「心聯通」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更多的港澳青年能夠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提供了諸多機會。自2021年前海啟動港澳青年招聘計劃以來,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計發動335家企業,提供4104個港澳青年工作崗位。目前已推動完成241名港澳青年與前海企業簽訂就業意向性協議。
同樣,今年6月發布的《南沙方案》指出,南沙要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台。通過協同推進青年創新創業、提升實習就業保障水平、加強青少年人文交流,為港澳青年來南沙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平台,在住宿公寓、通勤、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幫助港澳居民解決到南沙工作的後顧之憂。(記者陳彥潔、王娜)
頂圖:香港青年袁穎欣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記者王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