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19時,講述深圳自然故事的系列紀錄片《野性都市》,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全國首播。紀錄片由《灣區庇護所》《海島食堂》《郊野秀場》三集組成,講述發生在都市方舟中的物種故事,探索現代都市裏人與自然、人與其他生命可以構建的新型共生關係。
據了解,《野性都市》拍攝歷時5年,以不到20人的團隊拍攝了深圳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環境樣貌。「從深圳灣、伶仃島到郊野公園,紀錄片的鏡頭涵蓋了海島、海灣和山林等不同地形地貌的景象,能夠在一線中心城市拍攝到如此全面的自然景色,實屬不易。」紀錄片製作單位深圳市方向生態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南一方介紹。
談起拍攝經歷,南一方感慨很深。「我們團隊從2015年就開始關注深圳自然生態。有一次在坪山區馬巒山公園,我們遇到了香港瘰螈,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它,竟然會出現在人類活動較頻繁的地區,我們不禁感嘆,當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向好時,野生動物不再需要躲進深山,也能在人類觸達範圍內生存。」他說。
近年來,深圳生態建設成就顯著,綠水青山畫卷鋪展開來,藍色海洋深邃動人。據了解,每年來深圳越冬的候鳥種類多達189種,包括鷺、鷗、鷸、鴨等,其中20多種屬於國際、國內重點保護珍稀品種,黑臉琵鷺更是市民眼中的「團寵」。《野性都市》紀錄片製作人郭倩說,在山裏拍攝時,經常不經意地發現美景,或者仔細一看眼前的池塘,就有數百隻紅蜻蜓在飛,既治癒又充滿自然野趣。
本次紀錄片出品單位包括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綜合海洋執法支隊、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製作團隊跟隨各部門專業人員和自然專家的腳步,記錄了深圳各區域的典型動植物資源,在光影之間記錄山海連城。
山海有情,城市亦有情。南一方提到,紀錄片的命名起源於製作團隊的共識,他們將「都市」的高樓林立和「野性」的自然環境兩種元素組合起來,可以更好地詮釋深圳的生態建設理念。「我想對觀眾說,作為與這座城市朝夕相處的居民,我們可以更加關心自己生活的家園都市,走近、了解和保護這裏的自然資源、一草一木。」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