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今日(19日)撰文探討香港防疫政策,認為市民仍須戴口罩、政府應盡早放寬復常和建立全面監測來支撐復常。
4位教授提到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確實有異,但在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下後者的殺傷力已大幅減弱至近乎急性的呼吸道病毒,再加上4種已知只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229E、NL63和HKU1於長期突變和進化後會令致病性較弱,故他們可推斷新冠病毒會出現相似最終結局,並呼籲特區政府應做好準備,建立更全面監測體系,因在充分了解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各種特性下香港才有條件於復常之路邁出堅實步伐。
此外,4位教授點出6月起的疫情可與2、3月第5波疫情分開並稱為第6波疫情,在有關前提下觀察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的粗病死率為0.097%,4人認為兩組數據的差異是由於現時新冠疫苗接種率高和大量市民在第5波疫情下自然感染導致,並估計有超過九成五香港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他們其後倡議主要恒常檢測對象應集中於出現症狀和高危人士,並不一定進行核酸檢測,能採用連續數天抗原檢測方式,至於常規污水檢測及圍封強檢的資源應轉至用作提高一老一少的疫苗接種率。
他們續指,疫情已經緩和,政府應逐步開始逐漸復常,當中包括實施以檢測代替隔離的「0+7」入境檢疫安排或更進取方案、先讓完成接種疫苗市民回復正常生活,社會需尊重未接種疫苗人士的選擇,復常計劃無須再因此等待,同時可考慮讓他們每天做抗原檢測,一旦感染時應盡早求醫並服用口服抗病毒藥。至於全民戴口罩應為最後撤銷措施,因為本港市民過去兩年半很少接觸流感在內的各種呼吸道病毒,其免疫力很可能隨時間下降。一旦大部分市民卸除口罩,呼吸道病毒很大機會捲土重來,死亡人數以千計。
最後,4位教授又就衛生防護中心的新冠病毒感染控制措施和醫院資源問題提出建議,當中前者可待病人獲處方口服抗病毒藥後其病情好轉下即批准出院,確診者則只需嚴格按照指引實行居家隔離。至於公立或私立醫院均可於門診或住院醫治新冠病人,只需簡單分隔檢測陽性患者,另外將未接種者分開,逆追隔離保護。醫護人員作為密切接觸者只要檢測陰性、上班佩戴N95或相同級數之口罩並安排單獨用餐即可照常工作,相信有關措施可有效確保醫療團隊的穩定性。(圖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