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蕩漾,蘆葦叢叢,百鳥翱翔……這一幅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和諧生態畫面是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真實寫照。
保護區屬荒漠地區典型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稀有性、瀕危性和代表性,是集生態保護、科研監測、資源管理、生態旅遊、宣傳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功能於一體的自然生態類保護區。跨張掖市甘州、臨澤、高台三縣(區),面積逾4萬公頃。區內湖泊、沼澤、灘塗星羅棋布,發揮着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淨化水質、防風固沙等多種生態功能。
有着「天然氧吧」之稱的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是保護區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其與相連的潤泉湖公園、蘆水灣景區,擁有集中連片的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4萬畝,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是候鳥遷徙線上的重要中轉站之一。
據當地人介紹,過去因利用和管理不善,這片濕地被分割成互不相連的污水池、蘆葦盪、垃圾場、爛湖灘,湖沼池塘內垃圾遍布,臭氣熏天。為了重現濕地生機,保護好珍稀生態資源,張掖市通過整理濕地、水系疏浚、退耕還濕、植被補植、巡護通道和觀景棧道建設,形成連片整體性濕地景觀。歷時10年,耗資逾10億元對濕地進行保護性修復、持續性提升,並每年投入逾1000萬元運營成本,將其打造成為中國西北內陸地區唯一地處城市腹地的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生態多樣性重現榮光更有甚之。
累計投入各類項目資金3.5億元,封灘育草15萬畝、人工恢復植被7000餘畝,疏浚水系10多條11公里,補償因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受損耕地面積4.4萬畝……佔據保護區面積逾7成的高台縣,承擔着保護區治理的主要職責。記者近日採訪時了解到,多年來,該縣多措並舉實施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效果顯著。
目前,保護區高台境內有種子植物31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0種;有各類野生動物209種,黑鸛、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疣鼻天鵝、遺鷗等6種Ⅰ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琵鷺、大天鵝、小天鵝、蒼鷹、大鵟、灰鶴等22種Ⅱ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鸊鷉、大白鷺、豆雁、赤麻鴨、鳳頭潛鴨等73種被列入《中日保護候鳥及棲息環境協定》名錄;有已鑑定的昆蟲892種,其中珍稀昆蟲11種。高台黑河濕地成為全球8條候鳥遷徙中亞通道的中轉站和停歇地,位於我國候鳥三大遷徙路線西部路線的中段。亦是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鸛、遺鷗及Ⅱ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大天鵝等珍稀鳥類的繁殖地。候鳥變「留鳥」許是對當地生態保護治理最大的肯定。(記者 寇剛 通訊員 孔令樂)
頂圖:高台黑河濕地(姬廣修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