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從全球視角來看,當前絕大多數國家的防控策略確實已經由以往的防感染,轉向重點防重症、防死亡和防止醫療資源的擠兌方面來。其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多個國家普遍放鬆或者取消了入境限制;部分國家在國內社交上的限制進行了放鬆甚至取消;一些國家不再實施強制性的集中隔離措施,也有一些國家不主動的通過核酸檢測來發現感染者、相關密切接觸者。但是總體來看,全球絕大部分國家仍然在強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比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同時加強疫苗接種。
我國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是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控理念所決定的,也是秉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現在具備「動態清零」的條件和「動態清零」的能力。總體上看,我國本土是「乾淨」的,疫情主要還是和輸入有關係。此外,我國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有制度優勢,中國老百姓的利他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也有利於疫情防控。此外,信息化優勢、中國衛生健康系統的防控和救治能力、物資保障、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的能力等,都是中國的優勢。具備了這些條件和能力,應該堅持「動態清零」,最終戰勝疾病,用最小的生命損失和代價來換取最終勝利。
梁萬年說,如果我國完全學習國外所謂的「躺平」,那麼結果肯定是中國人群將會有大量的感染,大量的感染勢必會造成大量的重症和大量的死亡。這和中國的文化,和我國的抗疫理念是不相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