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回歸佛教根本精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回歸佛教根本精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責任編輯:黃鶯 2022-10-17 08:04:0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明萬曆三十年,學者官員瞿汝稷撮匯禪宗傳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事略,機鋒妙語,編撰成《指月錄》三十二卷,盛行於世,廣為僧俗兩界奉讀。

 所謂「指月」,源於六祖慧能與無盡藏尼的一段對話:無盡藏是唐朝武周時期的一位比丘尼。一天,無盡藏尼對六祖慧能說:「我研讀《涅槃經》好多年了,仍有許多地方不明白,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六祖慧能說:「我不識字,你把經讀給我聽,我幫你解疑。」無盡藏尼笑着說:「你不識字,怎麼能解釋佛學經典呢?」六祖慧能答:「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佛法的妙諦真義好像天上的明月,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並不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非要通過手指的指引。」無盡藏尼於是將經文一句一句讀給六祖慧能聽,六祖慧能逐句解釋,無一不切合佛學要義,無盡藏尼因此大受啟發。

 在禪宗公案中,禪師們常以月比法,以指譬教,把佛法真理比喻為天上的明月,把文字所載的教義經文比喻為指月的手指。《楞嚴經》卷二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指月的手指,是為了教化、指迷、開悟的方便,是佛學教育的一種方法和途徑,使人因指而見月,快速地領悟到佛學的智慧和本旨,但指月的手指卻並非明月,如果世人只看到指月的手指,遺忘了看月的初心,不僅明月看不到,指月的手指也失去了其存在的真正意義。

 如今的時代,通訊發達,資訊爆炸,各種解釋解讀儒釋道經典的文字視頻,在互聯網上比比皆是,良莠不齊,各類好為人師者、社會公知者,粉墨登場,或妄議正法,詭詐邪說,或譁眾取寵,離經叛道,或沽名釣譽,信口開河,或巧立文字,玩弄辭藻,或意有所圖,鼓動人心,或心懷叵測,曲解經文。殊不知,文字越多,人心越迷,影像越多,人心越亂。

 關帝在《戒士子文》中說:「苟一念之未純,雖窮經而何益。」世上所有的善法正法,無非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人的起心動念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指月錄》記載云: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杭州為官時,入山拜謁鳥窠道林禪師。道林禪師是中唐時期高僧,因見秦望山「長松盤屈如蓋,遂棲止其上」,時人因此稱其為鳥窠禪師。白居易關心禪師安危,勸禪師說:「禪師住處甚危險。」禪師說:「太守危險尤甚!」白居易說:「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禪師說:「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意思是,官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難道不更加危險嗎?

 白居易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句話三歲小孩子也能說。」禪師答:「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意思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句話雖然看起來簡單,連三歲小孩也能說,但是這個世上能夠終身奉行,堅持做到的又有幾個?白居易聽後非常敬佩,作禮而退。回去後做了一首詩贈予禪師:「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印光大師曾引此故事為眾生開示,說:「須知此語,乃一切學佛法人之總關切要語。」

 虛雲大師說:「聖人設教總以濟世利民為本,佛教的根本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勸化世人去惡從善度眾生。自古政教並用,政以濟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乃萬物之本。若本得其正,則萬物安寧,而天下太平。」

 勸善抑惡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真話假話漫天飛舞的互聯網時代,在這樣一個言論自由、善言惡言難辨真偽的自媒體時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已變得更為迫切和重要。回歸教育和宗教信仰的原點和起點,找回教育和宗教信仰的根本宗旨和精神,將「勸善抑惡」視為文字傳播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內容,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致力善言善行,如此才能在虛擬的互聯網世界開闢出一片人間淨土,升起一輪皎潔明月。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責任編輯:黃鶯 回歸佛教根本精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