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備受關注、也是改革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出現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這一新提法為下一步醫改指明了方向。
從十九大報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到二十大報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共黨代會始終關注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全方位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表示,身體健康是一個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健康中國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之一。二十大報告對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了更為充分的改革發展路線圖。
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到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再到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出現在報告中的「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改革舉措覆蓋醫療衛生各方面頂層設計。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它與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醫療支出和健康服務密切相關,其核心還是要讓所有民眾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杜鵬說,「促進三醫(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比「三醫聯動」更進一步。它把健康中國的任務以機制化方式加以明確。醫改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合作的複雜系統工程,尤其需要醫療、醫保、醫藥的密切協同配合。通過行政、市場和法律主體之間相互配合,破解醫改難題,能有效增強「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效果。
去年年底,醫保目錄藥品談判現場,經過八輪砍價,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靶向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從一針70萬元(人民幣,下同)降價到3.3萬元,讓人印象深刻。
民眾對中國國家醫保局談判代表張勁妮「靈魂砍價」的讚許,背後是對醫療改革的呼喚。過去五年,多種罕見病藥物和治療各種癌症的「天價藥」納入醫保,減輕了患者負擔。藥物降價、醫保多出錢、民眾少出錢,實實在在增加了民眾的獲得感。
但民眾對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還有更高期待。「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連續出現在十九大報告和二十大報告中。
「要增強民眾醫療獲得感,除了大家看到的『靈魂砍價』,更多的是要普惠,比如讓高血壓等慢病在社區就得到控制,在農村也能建立起腦卒中等突發疾病的應急響應網絡。」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傅華表示,現在醫保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健康服務體系改革的下一步就是縮小城鄉差距,提高保障水平,這也是應對老齡化的重要舉措。
「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也被寫入二十大報告中。這些改革相互交織,彼此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還要蹄疾步穩推進。
「醫療的獲得感要跟經濟發展相適應。」傅華強調,「健康中國」講全民健康全覆蓋,一是覆蓋面要廣,二是服務內容要增加,三是老百姓口袋裏的錢要承受得起。
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最終是要以解決14億多民眾看病就醫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和可以承受的社會成本,滿足民眾的醫療服務需求。從這一點說,改革仍然在路上。(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