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了《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在系統分析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現狀和面臨機遇挑戰的基礎上,明確「十四五」期間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全面提升城市應對氣候變化整體能力和水平,以先行示範標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深圳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創新低碳城市全面建成
《規劃》作為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展要求,在深入分析深圳溫室氣體控排形勢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基礎上,科學謀劃深圳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目標: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邁上新台階,重點領域降碳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續降低,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有效提升,氣候變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效增強,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與生態環境保護相融合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新局面,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展望2035年,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社會發展穩定脫鈎,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增強,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創新低碳城市全面建成,帶動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為盡早高質量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指標體系
《規劃》對標國際先進,構建符合深圳發展實際併兼具深圳特色的指標體系,涵蓋綜合、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和試點示範建設等四個類別共15項指標。
在綜合指標方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堅定不移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到202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單位GDP能耗降低完成國家和廣東省下達任務。
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融入產業、能源、交通、建築、區域發展等相關規劃,積極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到2025年,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7%,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綠色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81%,森林蓄積量達到447萬立方米。
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做好氣候變化影響及風險評估、預測預警和防災減災工作,將適應氣候變化理念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中,提升自然生態和社會經濟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到2025年,突發災害性天氣有效預警提前量達60分鐘,萬元GDP水耗降低至6立方米以下,城市供水儲備能力達到90天,建成區海綿城市達標面積佔比達到60%以上。
在試點示範建設方面,全面深化各類低碳試點示範,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近零碳」建設路徑,形成一系列集成綠色低碳技術和智慧化管理的新模式、新場景。到2025年,累計建設100個近零碳排放區試點項目。
明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行動路徑
《規劃》錨定目標,全面系統提出應對氣候變化各領域行動措施,做好協同戰略、找準攻堅戰術,做實「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一是以碳達峰碳中和為戰略導向,減緩及適應雙線發力。大力培育可再生能源、高效儲能、智慧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積極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推進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增效。持續推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提升海洋、濕地等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高質量建設綜合氣候觀測體系,持續推進紅樹林等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措施,提升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二是加強政策引導,支持氣候治理能力提升和科技創新。建立健全應對氣候變化法規政策體系,完善溫室氣體統計核算體系並加強排放監管。延伸發展碳市場,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探索開展碳排放評價。系統梳理碳達峰、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支持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重大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全面提升社會公眾踐行低碳生活的意識和行動力,引導市場和公眾參與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實踐。
三是深化試點示範,探索深圳特色「近零碳」建設路徑。推行區域、園區、社區、校園、建築、企業等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高標準建設國際低碳城,加快推進龍崗區、前海合作區等碳中和試點示範區建設,打造一批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點。建立健全深圳碳普惠體系,構建碳足跡標識制度,推動氣候投融資改革等綠色金融創新。
以先行示範標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規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三大特點:一是全面系統制定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路徑。二是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三是積極推進機制創新。《規劃》緊密結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提出綜合運用法治、行政、市場、科技和文化等手段提升城市氣候治理水平。通過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低碳政策體系,推動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記者羅國淮、陳彥潔 通訊員陳曉鵬 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