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加緊拓地建屋 莫受樓市周期影響

【商報時評】加緊拓地建屋 莫受樓市周期影響

責任編輯:蔣璐 2022-10-29 08:24:1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本港樓市持續下跌,坊間樓價指數已累跌近12%。最新公布的貨尾單位累積至1.5萬伙,創逾15年新高,有物業代理形容是觸及危機水平;惟同一時間,未來3至4年的潛在一手供應量,卻按季減少3000個至9.5萬伙,學者估計明年可能跌穿9萬伙。於此環境下,究竟香港應否繼續推進供應步伐?而港府又是否應出手減供應救市呢?

    必先強調,增加住宅供應的步伐,不應受到樓市周期影響。新一份施政報告在房屋政策的部分,開宗明義表明解決「住」的問題,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目標是讓市民看到希望,上樓早一些,住房大一些。可見,政府增加供應的政策方向未變。事實上,上述最新樓價指數亦涵蓋了施政報告發表期間的市況,樓價不見得因此止跌回升,充分反映市場對施政報告的看法。未來一手供應之所以減少,更大程度是受第五波疫情所累,譬如第二季的施工量暴跌至400伙,第三季亦僅恢復至1400伙,跟去年平均每季有逾5000伙相去甚遠,此外也不排除有發展商因應市況減慢進度,而政府亦已調整未來房屋供應的公私營比率。

    施政報告着力創造供應,多方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的數量與種類。新引入「簡約公屋」的公營供應種類,重在解決基層市民特別是劏房戶的上樓需要,有助公屋輪候時間從現時的6年「封頂」至4.5年;除此以外,報告且列出多個增加供應的KPI,包括未來10年提供約3300公頃新平整土地,未來5年提供7.2萬個私宅和15.8萬個公營房屋等。其中,報告亦在各拓地環節提量、提速、提效、提質,例如使用組裝合成興建公屋、發展棕地和綠化地帶、降低強拍業權門檻,以及精簡規劃、環評、收地等法定程序等。不必諱言,香港房屋問題不單在於住得貴,也在於住得細、住得擠;若不加緊拓地建屋,要提高居住質素實在難以談起,這亦為切實排除民生憂難的一個根本。長遠來說,香港要繼續加大發展,也須不斷開拓新發展區,譬如建設集優質生活、新興經濟、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北部都會區」,以及作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同樣集商住於一身、及提供第四條過海隧道的交椅洲人工島,便不能夠因一時市況起落而耽誤甚至言廢。

    增加供應,必須是穩定、可持續的,考慮到長遠經濟社會所需;至於要調控樓市風險,避免出現系統性危機,尚有其他工具可選。好像現行需求管理措施亦即「辣招」,便從壓制樓市炒風入手,增加非自住入市需求的成本。須留意,施政報告放寬了外來人才的額外印花稅,但措施並非所謂「減辣」,因「先付後退」安排不過跟其他香港永久性居民看齊。又如提高按揭成數和做足壓力測試,也可確保入市人士有足夠能力,去抵禦樓市一旦回調或利率一旦抽升的影響。

    踏入加息周期,許多地方的樓價均告下跌,香港自不例外。在自由市場原則下,政府沒角色托起或推?樓市,但須確保市民住屋需要得到滿足,及防範系統性危機風險。不管市況如何,加緊拓地建屋,特別是增加公營供應的數量與種類,都是香港房策應有之義。(圖:中新社)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加緊拓地建屋 莫受樓市周期影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