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丨深圳:咖啡之城的商業秘語

有片丨深圳:咖啡之城的商業秘語

責任編輯:靜文 2022-10-30 19:20:1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視頻:喬凱

 一道溫暖的秋光

 一隅舒適的角落

 一杯醇香的咖啡

 幾本散落的書籍

 溫柔了歲月,溫潤了時光

 ……

 在中國這個有着悠久茶文化歷史的國度,「舶來品」咖啡日益成為人們的心頭愛。而在深圳,各式各樣的咖啡館隨處可見。尤為一提的是,深圳的咖啡產業也是活力十足,不僅咖啡企業數量位居全國榜首,而且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品牌,咖啡文化濃郁而多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咖啡之城。

 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館

 十月的一天,在深圳福田區翠葉道的一家小有名氣的精品咖啡館裏,記者看到了正在悠閒看書的陳小姐。她的右前方擺着一杯特調咖啡,幾本書散落在一旁。

 「這天氣特別適合待在咖啡館看看書、發發呆,享受難得的慵懶閒暇時光。我很喜歡咖啡館的氛圍,每周會到咖啡館兩三次,並且流連於深圳不同地方的咖啡館,然後讓咖啡師推薦他們店裏的特調,我覺得這樣的日子很美好。」

 在陳小姐閒坐的這家咖啡館的客人還有不少,他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輕敲着筆記本電腦,還有三三兩兩的朋友坐在一起閒聊。他們年齡都不大,神情看起來都比較輕鬆。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福田區翠葉道的一家小有名氣的精品咖啡店。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家開在居民區的咖啡館。記者統計,在這條不到100米的街道,共開着6家不同的精品咖啡店,可以稱得上是一條不大不小的咖啡街。

 在深圳這座以年輕人為主的城市,咖啡館在大街小巷已是尋常之物。無論是在CBD商務區、工業廠區,還是在街市、居民區,外國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咖啡館隨處可見。RET睿意德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在深圳消費者咖啡需求的不斷升級下,深圳咖啡品牌已經歷了從「選擇單一」到「咖啡自由」的過程,咖啡分布從最早的商務區、商圈中心,逐漸散落到尋常社區的街頭巷尾。

10.jpg

 本土品牌咖啡館MANNER COFFEE(朱輝豪/攝)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深圳131個主流購物中心共引進星巴克、Manner Coffee等共54個咖啡品牌,門店數量達289家。其中,外資咖啡門店數量為154家,分別有星巴克、McCafé、Tim Hortons等,佔比53%;本土咖啡門店數量為135家,分布有瑞幸、Manner coffee、M stand等,佔比47%。其中瑞幸開店數量最多,在深圳開出37家店。除了瑞幸之外,另有85°C、Seesaw Coffee、街貓咖啡館等40個本土咖啡品牌在深圳開店,呈現市場集中度低、競爭激烈的狀況。

 在和記者聊起咖啡館的事情時,人稱「澤哥」的李金澤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和他的太太在2021年4月在福田區翠葉道的居民區開了屬於他們的第一家咖啡館,取名R.CAFE.V.P.N。「我是從2013年開始入行,從咖啡師做起,目前也有兼做咖啡豆烘焙師,但決定開咖啡館這是事情其實是我太太主意,因為她對咖啡有一種情懷在。我們店主要就以手沖咖啡跟餐飲為主,我們希望咖啡是可以多元化一點,不單單局限於特調或者是意式類咖啡,也希望給顧客傳遞一些精品類的咖啡。」李金澤說。

 迅猛發展的咖啡產業

 一般而言,一座城市的咖啡館越多,越能說明這座城市的年輕人多,商業氣息濃重,經濟活力足。企查查10月份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咖啡相關企業城市分布第1名是深圳市,咖啡相關企業達9651家,深圳稱得上名副其實的「咖啡之城」。

15.jpg

 豆舞精品咖啡創始人曹活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喬凱/攝)

 對於這一點,豆舞精品咖啡創始人曹活龍並不覺得驚訝,因為他是一路看着深圳咖啡行業蓬勃發展起來的,他對深圳咖啡行業的成長史了如指掌。曹活龍從20多年前就開始接觸咖啡這個行業,他對咖啡有着深厚的感情,20多年來一直做着與咖啡有關的事情,並教導和培養了眾多咖啡行業的後起之秀。據他所說,他是深圳第一個開本土精品咖啡館的人,於2009年創立豆舞精品咖啡這個品牌,並一路深耕這個品牌。目前,豆舞精品咖啡在龍華區、南山區、坪山區已有5家店面,在市面上深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愛。

 「深圳現有的咖啡師或者咖啡館的館主、相關咖啡企業的負責人等,他們當中有很多是我帶出來的,當中也有一些是我的客人和朋友。」曹活龍對本報記者說,深圳咖啡行業發展迅猛,各式各樣的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說明咖啡已經在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深深扎根。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咖啡館的館主,每一個咖啡師,每一個行業從業者的一個推動,都讓更多普通的消費者逐漸懂得咖啡的魅力。

11.jpg

 本土品牌咖啡館M Stand(朱輝豪/攝)

 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深圳約有65%的咖啡企業近五年內成立,有14.44%的企業近一年成立。如此算來,深圳在一年內湧現出了約1500家咖啡相關企業。

 曹活龍提到,深圳咖啡相關企業之所以數量眾多,是因為深圳咖啡行業發展迅猛,雖然很多企業不一定是開咖啡館的,但在咖啡這個全產業鏈條上,這些企業都有份參與上下游的其中一環,比如做咖啡豆的相關貿易、咖啡設備的生產銷售等。

 李金澤夫婦不僅擁有咖啡館,他們在龍崗區還擁有一個咖啡烘焙工廠,通過對咖啡豆的處理,還做着線上線下的咖啡原料供應生意。早早已經入行的曹活龍就更不用說,他幾乎參與過咖啡上下游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比如咖啡樹苗的栽培、咖啡機的設計與生產、咖啡豆的烘焙、咖啡課程培訓、咖啡文創產品等等 。

 讓人驚艷的咖啡果園

 當記者去到豆舞精品咖啡位於龍華區的總部時,深深地被這裏獨特的咖啡氛圍所吸引。之所以說它獨特,不僅是因為這個咖啡館開在別墅區靠馬路的位置,更多的是因為這個咖啡館擁有很多別的店舖所沒有的元素。這個咖啡館綠樹環繞,而這個所謂的綠樹,不是別的尋常樹木,而是曹活龍在2009年創立豆舞精品咖啡時所栽種的咖啡樹。這些沒有經過修剪、自然生長的咖啡樹,現已長到有四五米之高,這個季節正結着黃的、紅的咖啡果,走進這裏,有如走進了咖啡果園的感覺,讓人大開眼界。

14.jpg

 滿庭咖啡樹的豆舞精品咖啡館。(喬凱/攝)

 深圳也有適合種植咖啡樹的土壤嗎?記者不由自主地拋出這樣的疑問。曹活龍解惑道,咖啡樹生長的環境的要求是不低於5℃,所以中國南方理論上都可以種植,比如在深圳種植咖啡樹也沒有問題,但是種出來的咖啡的質感、口感不如別的咖啡種植地。中國有超過50%的咖啡豆來源於雲南,那裏擁有中國最適合種植咖啡樹的氣候、土壤和水質等必備條件。

 一杯小小的淺褐色精品咖啡,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步驟就能製成,當中其實涉及到諸多細節化的工藝步驟。從咖啡樹的種植環境,到咖啡豆的處理過程(採摘、晾曬、去皮、烘焙等),再到咖啡的沖煮,每個環節其實都非常講究,考驗每一個咖啡師的功底。曹活龍說,一杯好的咖啡,沖煮出來的味道是很純正的,品嘗一口,它在口腔里是回甘的,沒有苦澀之感,並不需要添加牛奶和糖之類的調味品。「每種咖啡豆都有不一樣的的口感,好的咖啡喝起來就跟喝一杯果汁一樣,讓人很舒服,心曠神怡。」 曹活龍說。

 曹活龍不愧是咖啡界的大咖,他的咖啡館的內院儼然就是一座咖啡的歷史博物館,這裏收藏着他親自設計的初代咖啡烘焙機、咖啡機、文創產品、各式各樣的咖啡工具,以及他與咖啡的交集和往事。他說他視咖啡如生命,雖已年過五十,依然深深熱愛着咖啡,並致力於推廣咖啡文化,讓普通人真正享受到咖啡的美好。

 開放多元的城市文化

 咖啡館是人們用於休閒、商務交流的場所,它現已經深深扎根於中國的每個大中小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其特色的咖啡文化,或含情脈脈,或有歷史的厚重感,或極具人文氣息。有人說,咖啡館之所以有它獨特的吸引人之處,是因為它販賣的不僅僅是咖啡,更是一種品質、文化和思想。

 談到深圳的咖啡文化,曹活龍說,深圳是一座具有溫情、包容性強的城市,這本身與咖啡的氣質相若。咖啡文化,是開放、包容、共享的,它給人帶來的是愉悅、放鬆的心情,能緩解人的精神緊張、焦慮等。咖啡不拒絕任何一位熱愛它的人物,能滿足和調和各種消費者的口味。「咖啡文化,其實它就是一種街坊文化,講求的就是你我之間情感交流,大家距離很近,很隨意、很輕鬆,很休閒,沒有條條框框的主題,隨心所欲,怎麼舒服怎麼來。」 曹活龍說。

 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內地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人民幣,下同),消費者突破3億人次。同時,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將以27.2%的增長率上升,遠高於全球2%的平均增速,預計2025年內地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深圳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咖啡之城,是這座城市綜合實力不斷攀升的映射,各式各樣的咖啡品牌的湧現,也是這座城市多元包容文化的集中體現。在深圳,各式各樣的咖啡館都能找到其生存之地,無論是外國品牌連鎖咖啡館,還是本土精品咖啡館、網紅咖啡館等,都能吸引到它們的專屬客人。無論是速溶、現磨、即飲咖啡等多樣化的咖啡產品,也總找到它們的專屬愛好者。

13.jpg

 正在烘焙咖啡豆的曹活龍。(朱輝豪/攝)

 被問及下一步計劃時,曹活龍說他還會致力於推廣咖啡文化,讓更多人愛上咖啡。在經營層面,他預計明年開一個大體量的咖啡烘焙廠,他還希望把豆舞精品咖啡的品牌發揚光大。如有機會,他還會推出更多的商業連鎖店舖,以豐富不斷升級的咖啡消費需求。(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文圖 喬凱/攝影)

 頂圖:咖啡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心頭愛。(朱輝豪/攝)

責任編輯:靜文 有片丨深圳:咖啡之城的商業秘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