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第23屆深圳讀書月啟動 閱讀中探尋深港文化脈絡

有片 | 第23屆深圳讀書月啟動 閱讀中探尋深港文化脈絡

責任編輯:楊穎婕 2022-11-05 20:28:0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11月5日,第23屆深圳讀書月正式啟動。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出席啟動活動。本屆讀書月聚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讀時代新篇、創文明典範」為主題,按照文明的階梯、文化的鬧鐘、城市的雅集、閱讀的節日四大版塊,設置科學、人文、藝術三大專場,開展260多項、2300餘場閱讀文化活動,涵養城市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

 據介紹,深圳讀書月自2000年創辦以來,累計舉辦文化活動超10000項,累計吸引2.4億人次參與,打造了深圳讀書論壇、經典詩文朗誦會、年度十大好書等知名品牌活動,不斷豐富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2013年,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

 讀書月組委會總顧問厲有為、王京生、李小甘,深圳市領導陶永欣、張玲、張華參加活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啟動儀式上做了簡短的演講,以高爾基的經典名篇《海燕》妙解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藝術精神。

 從奇蹟之城與東方之珠的山水草木說起

 當天下午,本屆深圳讀書月重點活動「當奇蹟之城遇上東方之珠:深圳•香港的文化對視」系列活動亦正式啟動。第一場對談活動的主題為「從山水草木說起,深港自然地理對談」。

 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讀書月組委會秘書長吳筠,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編輯,海天出版社社長聶雄前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現場,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等香港嘉賓、學者,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儀式。

 吳筠在致辭中提到:深圳與香港是山水相連、文脈相通、人心相融,兩城之間的交流非常密切。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快速成長為一個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的大都市,是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可以說深圳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建造起來的一座「奇蹟之城」。吳筠介紹,在今年舉辦深圳與香港的文化對視活動有特別意義,今年恰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我們通過這樣的文化對視,豐富體現深港雙城文化形象,續寫更好更精彩的故事,攜手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更美好、更嶄新的輝煌。

 李家駒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向深圳的讀者表達了問候,期許深圳、香港今後能有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深圳被譽為奇蹟之城,香港被譽為東方之珠。雙城不僅山水相依,更是文脈相通。多年以來,兩地交流頻繁,關係密切。雙城同樣具備國際化、打拼創新的活力,又各有特色,一同成長,一同發展。」「深圳讀書月舉辦得非常成功,我們希望香港多借鑑,多效法;亦期望日後雙城在閱讀活動和交流上更多合作,更多創造性構想,為推廣閱讀而努力。」

 在談話活動上,深圳自然與歷史研究學者、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南兆旭表示,世界上再也沒有兩個城市像香港和深圳這樣有着如此深厚綿長的血脈關聯。他從自然地理角度介紹深圳與香港的生態現狀,他還呼籲在自然生態保護和自然觀察記錄上要向香港學習。著名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嚴瑩從昆蟲物種角度讓深圳和香港對話,她以圖片的形式向現場觀眾展示了深圳和香港都有哪些有趣的生物。現場大小朋友無不被奇異的生物圖片所吸引,享受到了一場知識的盛宴。

讀書月02.jpg

 市民享受文化盛宴。記者 蔡易成攝。

 據悉,本屆讀書月重點打造「文明的階梯」「文化的鬧鐘」「城市的雅集」「閱讀的節日」四個辦節定位。其中,於11月5日至11月30日舉辦的深圳•香港文化對視活動屬於「城市的雅集」版塊,共設置5場對談、2個展覽。(記者 蔡易成 實習生 朱雯軒)

讀書月03.jpg

 第23屆深圳讀書月正式啟動,市民閱讀氣氛濃厚。記者 蔡易成攝

 頂圖:「從山水草木說起,深港自然地理對談」 記者 蔡易成攝。

責任編輯:楊穎婕 有片 | 第23屆深圳讀書月啟動 閱讀中探尋深港文化脈絡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