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丨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何以擔此重任?

有片丨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何以擔此重任?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2-11-06 09:11:21 來源:深政觀察

 11月5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武漢舉行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珍愛濕地 守護未來 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的致辭。在致辭中,習近平指出,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以下為新華社報道原文:


珍愛濕地 守護未來

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

 ——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2022年11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名義,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類生產生活同濕地有着密切聯繫。本次大會以「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共謀濕地保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深化認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

 ——我們要凝聚珍愛濕地全球共識,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破壞,守住濕地生態安全邊界,為子孫後代留下大美濕地。

 ——我們要推進濕地保護全球進程,加強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把更多重要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健全合作機制平台,擴大國際重要濕地規模。

 ——我們要增進濕地惠民全球福祉,發揮濕地功能,推進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給各國人民帶來更多實惠。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濕地保護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濕地面積達到5635萬公頃,構建了保護制度體系,出台了《濕地保護法》。中國有很多城市像武漢一樣,同濕地融為一體,生態宜居。中國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中國制定了《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中國將陸續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0%,把約1100萬公頃濕地納入國家公園體系,重點建設三江源、青海湖、若爾蓋、黃河口、遼河口、松嫩鶴鄉等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實施全國濕地保護規劃和濕地保護重大工程。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保護4條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通道,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讓我們共同努力,譜寫全球濕地保護新篇章。

 謝謝大家!


 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何以擔此重任?

 深政觀察公眾號梳理深圳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資料發現,深圳作為濱海濕地城市,濕地資源豐富,一直以來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深圳為目標,創新開展濕地保護相關工作。

 深圳濕地資源豐富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為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以及提供城市高品質生態空間,發揮了重要功能。

 深圳地處南海之濱、珠江三角洲,受氣候和水文影響,濕地資源豐富。

 小政從深圳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公開發布的資料獲悉,深圳濱海區域的紅樹林、鹽沼、珊瑚礁等濕地資源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稀有性,濱海濕地曾記錄有40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16種IUCN受威脅鳥類,以福田紅樹林濕地為主的深圳灣區域更是東半球國際候鳥重要的棲息地和南北遷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每年數萬隻往返於東亞至澳大利西亞的國際候鳥在此停歇,其中代表性的珍稀瀕危水鳥——黑臉琵鷺、反嘴鷸種群超過全球個體數量的1%。

 640.jpg

 深圳市中心的福田紅樹林濕地

 濕地也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繁衍和棲息之地,是十分豐富的「物種基因庫」。目前,深圳濕地涵養的植物達67科148屬219種,約佔全市維管植物總數的10%;為鳥類、魚類、哺乳類、爬行類和兩棲類81科253種野生動物,提供生生不息的家園。濕地科研監測項目,如對植物、鳥類、水質、土壤和底泥的監測,以及對魚類、節肢、兩棲、爬行和哺乳動物的調查,為大灣區聯合開展「水鳥生態廊道」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深圳濕地保護成效初顯

 據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濕地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按照《濕地保護法》《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要求,深圳採取了多樣的濕地資源保護策略,細化完善濕地分級分類保護體系,由過去的濕地單一要素保護、局部保護延伸到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創新保護社會參與模式,贏得廣泛讚譽。成效主要體現在——

 福田紅樹林濕地、華僑城濕地分別於2020年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及2021年廣東省重要濕地名錄;

 加強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管理。全市自然保護區濕地主要分布在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鵬半島市級自然保護區的壩光銀葉樹濕地園及東涌片區;

 640.png

 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正式掛牌建設濕地公園15個,其中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市級濕地公園10個、區(縣)級濕地公園4個;

 積極推進紅樹林營造修復工作。作為深圳「市樹」的紅樹,是濕地重要物種之一,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徵。「十三五」以來深圳共開展濕地保護修復項目12個,修復紅樹林濕地面積43.33公頃。 深圳灣濱海紅樹林修復工程成為「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範例」之一;

 持續對水、鳥、植物等濕地資源開展生態監測,為開展區域水鳥生態廊道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紅樹林濕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是國家林草局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級博物館,作為「公園深圳·山海連城」建設啟動項目將建成為集紅樹林生態保護、陳列展覽、收藏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與娛樂休閒為一體的大型專題類自然博物館。

 由福田紅樹林濕地和隔灣相望的米埔內后海灣濕地所構成的區域,是東半球(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的重要中途停息地和越冬地。濕地內的主要生境類型如潮間帶灘塗、紅樹林、基圍、魚塘和蘆葦林等,每年為數十萬計的水鳥提供越冬或過境驛站。這裏也是黑臉琵鷺全球第三大棲息地。

 640 (1).png

 黑臉琵鷺

 目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批准福田紅樹林濕地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將有利於深圳深度參與濕地公約事務,為全球濕地保護修復貢獻更多方案。

 同時,依託濕地及其生態系統,深圳的自然教育活動也在全國發揮了重大示範影響力。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是國內首家由民間發起的地方性環保公募基金會,託管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後,成為中國第一個管理城市生態公園的環保公益機構。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全國首創「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公眾參與」的自然保護地管理新模式。

 640 (2).png

 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

 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意味着深圳還將肩負更多國際交流合作責任,成為全球紅樹林保護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

 探索適宜深圳國際化大都市特徵的濕地保護形式

 小政了解到,為進一步突破濕地保護工作存在的一些發展瓶頸,深圳正在積極開展《深圳市濕地保護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探索適宜深圳國際化大都市特徵的濕地保護形式,提高深圳灣、大亞灣、珠江口等重要濱海濕地區域保護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推進深港協作,以福田紅樹林濕地為主體創建國際重要濕地,完善深圳灣-香港米埔濕地群保護的整體性;全面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十四五期間營造及修復紅樹林面積至少51公頃,保護鄉土紅樹林群落;推進濕地公園建設和濕地保護小區建設,協調城市空間濕地保護與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濕地的遊憩和科普教育價值需求;持續推進河湖(庫)濕地水環境質量提升,恢復及改善主要淡水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深圳提出,力爭2035年前,全市濕地保護率達到50%,濕地面積總量保持穩定,濱海濕地生態狀況有效改善、建成區濕地生態空間品質得到優化,建成國際濕地城市。(部分圖片來源 :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責任編輯:趙桐曲 有片丨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何以擔此重任?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