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七十拾萃 | 武俠風雲 街知巷聞

七十拾萃 | 武俠風雲 街知巷聞

責任編輯:黃鶯 2022-11-08 08:04:1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彈指一揮70載,驀然回首古稀事。為慶祝香港商報創刊70周年,本報特設「七十拾萃」專欄,回顧商報歷史,重溫過去70載報道過的人與事,與讀者一起溫故知新,同迎未來。

 今年是金庸武俠巨著《射鵰英雄傳》問世65周年,

 《射鵰》是金庸為香港商報撰寫的第二部小說。

 他首部在商報發表的作品,是1956年連載的《碧血劍》,

 緊接刊載的《射鵰》,在香港掀起了武俠小說追看熱潮,

 商報與金庸的名聲隨後更傳遍東南亞,

 使當年銷量日增的商報如虎添翼。

金庸.jpg

    金庸(中)與香港商報關係密切。圖為1996年他為商報題字,與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右)及本報時任社長李祖澤(左)合影。

 1950年代,香港掀起新派武俠小說浪潮,1954年,梁羽生在新晚報連載他第一部發表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出乎意料大受歡迎,不久,時為梁羽生同事的金庸在新晚報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一時梁金齊名。

4-001.jpg

   1956年1月1日,金庸的《碧血劍》首次在香港商報連載。

 在香港商報總編輯張學孔力邀下,金庸答應為商報撰寫他的第二部武俠小說《碧血劍》。《碧血劍》於195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商報連載,時間剛好是完整的一年,這是因為當年報紙需要改版,編輯請金庸配合結局刊載在除夕之日。所以,金庸在新版《碧血劍》的「後記」曾寫道︰「《碧血劍》曾作了兩次大修改,增加了五分一篇幅。修訂的心力,在這部書上付出最多。」

 金庸熱潮 遍東南亞

 《射鵰英雄傳》由1957年1月1日寫到1959年5月19日,在商報連載了862天,被譽為是金庸的成名作、代表作。《射鵰》文字通俗、優雅兼而有之,在香港社會中下階層,甚至中學大學師生中,也大受歡迎。當年讀者購買商報後,會先翻到副刊追看《射鵰》,市民街談巷議的話題離不開小說中人物與情節。有與商報員工熟稔的金庸迷,更走到報社的排字房,連油墨掃樣也等不及,亦不顧字是倒排的,也要先睹為快。最始料不到的是《射鵰》熱潮流傳至台灣,不少台灣報販託人來港訂購商報。武俠小說風隨後更吹遍東南亞,有外地僑報為搶先刊登《射鵰》,託請商報的字房工友打「小樣」速寄去當地,亦有外地報館為了搶先刊載,通過電報來報道商報當天刊載的小說內容。用電報來拍發武俠小說,這在中文報業史上也許是空前絕後的舉動。

4-002.jpg

    1957年元旦,《射雕英雄傳》在商報開始連載。

    在商報連載《射鵰》的兩年半期間,金庸因要兼顧編劇、導演等工作,還要每天交稿,所以小說裏有些情節未盡完善,部分重要事情的發生時序都有些混亂,他本人並不很滿意。因此,1970年代,金庸着手修訂作品,至1980年推出「修訂版」。金庸曾在《射鵰》修訂本後記寫道:「回想十多年前香港商報副刊編輯李沙威兄對這篇小說的愛護和鼓勵的殷殷情意,而他今日已不在人世,不能讓我將這修訂本的第一冊書親手送給他,再想到他那親切的笑容和微帶口吃的談吐,心頭甚感辛酸!」可見金庸與商報同事交情深厚。

 四十年後 再續前緣

   金庸在1959年創辦明報,同年他在商報連載《射鵰》最後一篇的結尾刊出小啟事:「我和商報同仁以及商報的讀者們交情已不算淺,本來應該續撰新作,只因最近我其他的事務比較忙碌,實在抽不出時間,只好與各位讀者暫別,將來一俟有暇,當再在本報與各位相見。」金庸所言非虛,1996年他的名作《神鵰俠侶》以漫畫版出書,相隔40年後授權在香港商報作全球性首刊,金庸特寫下:「《神鵰俠侶》之前傳《射鵰英雄傳》於香港商報首刊至今將四十年矣。」漫畫本是黑白色,商報找專人上色,每天以兩大版彩色製作以饗讀者。

20221102_195708.jpg

   1996年《神鵰俠侶》漫畫版在商報作全球性首刊。

20221102_195344_副本.jpg

   1960至1970年代,商報獲梁羽生加盟,連載包括《還劍奇情錄》《女帝奇英傳》《狂俠天驕魔女》等武俠小說。金庸與梁羽生擁有「武俠小說三大宗師」美譽,而香港商報當年接連刊發兩位大師力作,成為社會佳話,並帶動銷量節節上升。

責任編輯:黃鶯 七十拾萃 | 武俠風雲 街知巷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