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星期一,農曆十月廿一。A股三大股指早盤個別發展,滬指及深成指高開后維持窄幅震蕩,創業板指則走出調整走勢,盤中跌超1%。行業板塊個股方面,房地產、中醫藥、商業、裝修建材、保險、化學製藥、證券等行業個股漲幅居前。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0.75%,報3110.42點,深成指漲0.66%,報11213.42點,創業板指跌0.51%,報2393.02點,科創50指數跌0.15%,報1021.77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6740.83億元,北向資金實際淨買入130.89億元。兩市66股漲停(含ST股),7股跌停。
消息面上,本周科創板做市借券業務有望正式上線。做市商做市券源可從二級市場買入,借券業務上線后也可以從中證金融借入。
機構看盤
海通證券:歷史數據顯示A股資金面與行情漲跌正相關,例如今年4月底至7月初上漲行情中增量資金來源於外資、融資餘額增長。隨着海內外因素邊際改善,市場有望開啟年內第二波行情,增量資金可能來源於公募新發、外資回流、融資餘額增長。行情主線有望聚焦數字經濟、新能源鏈等高景氣成長領域。
信達證券:過去1年壓制A股的負面因素有疫情、房地產、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貶值等,這些因素近期均出現了積極的改善。這些改善至少意味着把所有的因素上升到長期宏大敘事可能是不合理的,政策和經濟本身是存在周期的,當經濟下降的時間足夠久,政策的逆周期屬性大概率會出現,這種變化有可能對經濟和盈利的影響是年度級別的,股市整體存在着全面估值修復的可能。如果反轉期間政策的變化力度比較溫和,則大概率第一波上漲持續到2023年初。如果伴隨着政策落地的超預期,則可能會漲到2023年3月。這一次季度反轉期間,上市公司盈利可能不會馬上改善,股市可能是熊轉牛的第一波上漲,倉位最重要,配置的重點是彈性,是估值和邏輯修復,而不是高頻的景氣改善。
中信建投證券:戰略底部確認,利好邏輯持續兌現。多項經濟數據指示當前仍處於被動去庫期,經濟基本面依舊疲弱,短期仍需關注疫情反復與基本面數據波動風險。經濟預期未明朗+剩餘流動性充裕環境下,三季報過去,市場對於政策信號的解讀及情緒有所放大,市場在輪動中尋找主線並且快速演繹,操作策略上需要用運動戰對待。短期關注地產鏈估值修復,中期依然重點關注成長線索,在新能源、醫藥和科創中優選:高景氣優選23年仍具備高業績增速預期的風/光/儲,關注基本面有望率先出現改善的醫療器械/零售藥店/創新藥和部分龍頭中藥,重視安全主題下的半導體設備/材料、信創、軍工。
光大證券:近期國內利好政策頻發,海外風險逐步釋放,带動A股市場情緒回暖。市場經歷了前期的密集調整之後,當前已經處於較低的估值水平之下,具有了較高的性價比。從2016年之後的情況來看,市場的底部通常與盈利的底部位置大致重合。因此對於之後的市場,基本面的二次拐點將至關重要。近期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带動市場強勢反彈。該行建議短期布局彈性品種,中期關注醫藥和消費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