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通報,11月13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406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有12例在社會面發現,其餘99%的感染者在隔離觀察、高風險區篩查或閉環管理重點人員檢測中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症狀3876例、輕型及普通型189例,以上感染者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無重型、危重型病例。
張屹表示,整體上看,廣州疫情處於波動上升期,部分片區的聚集性疫情還在發展,社會面散發病例時有出現,疫情社區傳播、跨區域滲透的風險持續存在,傳播鏈條未完全阻斷。經專家綜合研判,海珠、越秀部分區域,荔灣、番禺全域繼續加強社會面疫情管控措施,劃定若干高風險區,落實相關防控要求。
11月14日番禺大型社區依舊要求市民進行大規模核酸篩查。(徐紅 攝)
康鷺片區周邊區域仍有疫情滲漏
海珠區是廣州本輪疫情的主戰場。張屹通報,海珠區13日新增3712例,新發病例仍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康鷺片區周邊區域仍有疫情滲漏,華洲街龍潭、南洲街大塘高風險區疫情仍在繼續。區內部分工地、學校出現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記者了解到,11月14日凌晨,海珠區通告稱,自當日起調整東曉路接昌崗路以西,科韻路以東區域的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其餘區域繼續實行防控措施,時間延續至11月16日24時。對此,廣州市海珠區副區長蘇明慶在會上表示,本輪疫情以來,東曉路接昌崗路以西,科韻路以東區域,社會面只有散發陽性個案,傳播鏈條清晰,已得到有效處置。經過加強管控後,疫情傳播風險已相對較低,故調整了防控措施。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而海珠區其他區域,疫情發展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值得關注的是,海珠在琶洲加急建設氣膜實驗室,每天最多可增加8萬管的檢測量,14日正式投入使用,從而進一步提高檢測速度,更快發現、處置風險。
越秀、荔灣、番禺延長社會面管控措施
記者留意到,13日晚除了海珠區發布防控措施的調整通告外,其他幾個涉疫區也發了通告。其中,荔灣、番禺兩區防控措施延長至11月16日;越秀區管控區域有所擴大,防控措施延長至11月18日。
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番禺區疫情上升趨勢轉緩,管控區域內的大石街、鍾村街仍有新增個案,管控區域外有散發陽性個案報告,軌跡涉及市場、地鐵、火車南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社區傳播風險高。據廣州市番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麥潔萍介紹,在過去一周,番禺已排查出陽性病例涉及的重點場所多達593個,現有高風險區16個,管控區域涉及11個鎮街、26個村和10個社區。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複雜。
荔灣區疫情總體趨穩,目前仍主要集中在站前街、西村街,需嚴防風險人員外溢;近2日荔灣區東沙街和海龍街也發現社會面零星個案。
廣州市荔灣區副區長王韻婷在發布會上介紹,荔灣動態調整封控區域風險等級。根據疫情最新進展及病例分布情況,將仍處於病例集中爆發期、具有較大社區傳播風險的站前、西村兩條街道以及其他有零星病例街道的部分區域調整為高風險區,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管理;取消中風險區設置,將彩虹、南源兩條街道除高風險區外的區域適時調整為低風險區。
王韻婷表示,在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發布後,當天荔灣所有次密接人員共計1786人全部解除隔離,不再甄別次密接人員。
此外,白雲區同德街粵溪村聚集性疫情處於進展階段,新增個案全部在高風險區篩查或隔離管控中發現;嘉禾街長紅村疫情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區域內仍有續發陽性個案。
「上周,我市部分涉疫區陸續發布強化社會面管控措施。在廣大市民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近日全市社會面陽性個案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相關區按照「條件成熟一個解封一個」的原則,及時對部分區域進行了降級、解封,動態調整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張屹表示,廣州將繼續落實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對集中隔離期滿5天、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密切接觸者有序解除集中隔離,努力做好解除集中隔離人員後續健康管理的安排和銜接工作。(記者 徐紅 何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