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山東製造業切一個橫斷面,你會發現它走的每一步都帶着溫度,激情而又澎湃。聯合國分類的41個工業大類中,山東是全國唯一一個全部擁有的省份,100多種重點產品產量居全國前三位,其中46種產品居全國首位。山東錨定的新目標,是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中心。
11月16日,2022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在山東走訪,動能轉換下的山東實業,是諸多媒體關注的焦點所在。
守實業:瞄準全球影響力製造業中心
從地緣格局上看,山東處在我國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度發展的戰略節點,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臨黃渤海,向西輻射黃河流域腹地,是南北均衡發展、東西陸海統籌的「紐帶」。
山東大學講席教授、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撰文分析,「靠實體經濟立省的山東,是中國龐大經濟體系的強大穩定器之一……山東的實體經濟穩不穩、好不好,對全國而言舉足輕重。」
8月29日,山東召開了先進製造業強省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省,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先進製造業強省三年行動計劃,聚力塑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在《山東省「十四五」製造強省建設規劃》中,山東更是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製造強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始終走在全國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中心。
為此,山東強化要素保障,推動更多要素資源向先進製造業重大項目傾斜。如實業大市濰坊,聚焦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將先進製造業作為主業之一,集聚資源、擴大優勢,着力打造「全國製造業看山東,山東製造業看濰坊」特色名片。如今,濰坊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穩居山東省第2位,89家企業稅收過億元,21家企業營收過百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接近六成。此外,還是一座盛產「冠軍」的城市,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企業均居全省首位。
深轉型: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增長點
沒有永遠的傳統產業,只有不斷自我變革的新興產業。山東的傳統製造業,正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型、從同質化做量向高質量做強轉型、從產品跟隨向科技引領轉型。
如2021年5月份以來,濱州在對鋁業未來進行勾勒時,首次提出「推動高端鋁產業向輕量化鋁新材料裝備製造產業轉型」。短短23個字的背後,是濱州主打產業從原鋁向新材料提升,產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輕量化製造發力的新價值鏈體系,這推動着濱州鋁產業由「規模最大」轉向「價值最優」。據悉,今年,濱州的高端鋁佔比已經達到63.6%,三年提高了38.7個百分點,高端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已經成型起勢。
2022年山東提出整體提升先進製造業,做強7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3-4個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創建國家級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同時,謀劃推進空天信息、深海極地、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一鏈一策」提升42條關鍵產業鏈,加快打造領航型企業,梯次培育瞪羚、獨角獸、單項冠軍企業,新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00家以上、單項冠軍150家以上。
這些數字,毫無疑問將成為山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趨勢性、關鍵性變化的具象表達。
拓空間:扳開「卡脖子」的那雙手
魯企光威復材是1987年成立的,後來把企業做成了全球最大的釣具生產企業,但原材料碳纖維此前一直都在海外採購。2000年,企業決定自己做碳纖維,攻堅碳纖維關鍵核心技術。
此後的10年時間,光威復材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研發投入,每年的研發投入與營收的佔比都在10%以上,碳纖維領域的研發投入佔比更是達到15%以上。碳纖維「滾雪球」式的研發投入,曾經讓企業經歷了非常困難的時期,好在在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光威復材堅持下來,並於2017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目前,光威復材實施的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項目,是突破國內「卡脖子」技術的重大科技項目。從20年前單純的生產釣魚竿,到如今成為國內碳纖維領域產品系列最全的企業,它的發展史成為魯企創新發展的縮影。
在《山東省「十四五」製造強省建設規劃》中,山東提出深入推動源頭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加強「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高地。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2%左右,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佔比達到50%左右,有研發機構的企業佔比達到3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左右,重點領域「卡脖子」問題基本解決。(記者 孫珂 劉佳 譚永嬌 侯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