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在今年年中進行網上問卷,並於今日(15日)公布結果,希望令社會關注頭頸癌患者的待遇和對未來治療政策提出建議。
慈善基金代表汪善彤表示,調查訪問了97位頭頸癌患者,當中放射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達95%受訪者曾接受、其次是化療有75%受訪者接受,惟傳統治療方法引致較多副作用,每位患者平均報告8.5種治療副作用,超過八成接受治療患者經歷飲食困難,包括口乾、吞咽困難和口腔潰瘍。大多數副作用持續數月,口乾則影響半數患者一年或更長時間,而47%患者指口腔潰瘍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
此外,6位曾接受免疫治療的受訪者中,4位對治療持正面效果,另有一名認為費用太昂貴,而28%受訪患者以藥物價錢為接受免疫治療的首要考慮因素,患者的醫療費用介乎0至300萬元,因有些是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或進行過口腔手術或重建,而治療費用中位數和平均數為10萬元與22.1萬元,23%受訪者指負擔不到兩萬元以上費用。汪善彤透露,並非所有使用免疫治療的頭頸鱗狀細胞癌病人可獲支助,故希望政府可盡快將所有頭頸鱗狀細胞癌病人納入資助計劃,讓他們受惠。
調查還發現47%受訪者在治療期間壓力程度很高,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治療影響工作,當中有35%全職或兼職工作者已經失業,或從全職轉為兼職及家庭主婦或確診後提前退休,而14%和10%患者分別需要情感和經濟上支援。
香港頭頸科醫學會義務秘書黎逸玲指,頭頸癌最常見的發病年齡為45至65歲,但有不少病例為40歲甚至30幾歲。她解釋頭磧癌是頭頸部位,如口腔、咽、喉等部位出現癌症病變,並以原發部位命名,而約八成至九成為鱗狀細胞癌。美國癌症協會則依據腫瘤大小、是否有轉移至頸淋巴或其他器官去分成四期,而第四期可再分為IVA、IVB、IVC,當中IVC期頭頸鱗狀細胞癌主要靠藥物治療,但其死亡率相當高。
黎逸玲續稱,外科手術是治療頭頸癌的重要治療方案,但手術會帶來難以避免的破壞性,患者可能要短暫甚至永久使用胃喉餵食或做氣管造口來呼吸,故近年很注重器官保留觀念,希望盡量減少手術切除範圍,在手術後要加上電療、化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來減低復發機會。
香港頭頸科醫學會主席林嘉安表示,免疫療法是標靶藥一種,它一般是針對免疫細胞,其引起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但仍有機會引起炎症反應。免疫療法可針對阻截特別訊號,以重新啟動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與歐洲藥品管理局於2019年正式批准使用免疫治療,而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更提到免疫治療單藥或聯合化療是第一線治療轉移性頭頸鱗狀細胞癌,但因生物特質不同而不適用於治療鼻咽癌。
林嘉安分享一位60多歲任職銀行的男士,起初覺得進食困難和發聲不自然,4星期後更差點無法說話,檢查時發現病人已出現頸骨轉移,由於做手術風險太大,故展開化療和免疫療法。病人經過6次化療配以免疫療法,再安排他進行頸骨放射治療,現時病人已接受19個月治療,無需化療,只需繼續每3周接受免疫療法,期望24個月時可完全停藥,讓病人重生。
頂圖圖說:左起為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代表江善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香港頭頸科醫學會主席及臨床腫瘤科專科林嘉安、香港頭頸科醫學會義務秘書及外科專科黎逸玲一同出席「關注頭頸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