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訓練局指,社會過去修訂樹木管理或風險評估的措施時,較着重選擇樹木品種,但其實要了解不同地區土壤的特性,方可針對性及有效地改善樹木品種選擇與種植管理方法。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資助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課程師生,評估香港城市綠化空間的土壤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樣性,以及研究土壤與樹木生長的關係,期望可就改進香港市區綠化空間的設計、規劃及管理,提供實際建議。
領導研究的THEi高科院環境及設計學院環境學系副教授張浩表示,香港對上一次已公開的土壤特性研究於1998年進行,由於土壤特性與微生物群落對植物生長和健康有重要關係,團隊希望對城市綠化帶的類型、樹木特徵及健康狀況,連同土壤特性作整體與全面研究和評估,讓香港綠化工作能在更窂固知識及數據基礎上推展,讓植物管理更切實、有效。
據了解,研究團隊在中西區、柴灣、西九龍、東九龍和青衣的大型城市公園及附近路旁收集土壤樣本進行分析和比較,發現港九新界各區的土壤特徵存在明顯差異,例如。青衣公園的土壤樣本比中西區香港公園有較好物理性質,九龍公園土壤養分較佳,柴灣公園土壤養分則較低。
張浩認為,一些城市公園因較多巿民遊覽,土地容易被踐踏因而影響其結構和物理性質,而養份水平則需靠保養工作維持,反映土壤改善管理不能以一刀切方式制訂,需要透過了解各區土壤性質特點,訂定針對性調整和管理方案,才能有效確保各區有良好健康的土壤支持植物生長。
研究還發現路邊綠化地的土壤狀況較公園更理想,張浩推測,公園土壤澆灌較多,惟長時間灌溉或會令營養流失,如要改善這潛在管理問題,需要先檢視現行灌溉時間表和方式,分析問題所在後再作出調整,例如,按植物實際水分需要去調整灌溉水量、避免採用在短時間內澆灌大量水分的灌溉方式等。
上述研究結果已於香港2022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上發表,研究團隊指,未來會進一步分析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土壤狀況與樹木生長的關係,目標是對改進香港市區綠化空間的設計、規劃與管理,提供實際建議。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王家毅是THEi高科院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四年級生,他認為,研究令自己了解到更多香港的土壤特徵及其對樹木種植的影響,並相信將來若能成為樹藝師,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時,亦可參考土壤狀況,更全面地評估樹木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