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最近,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先後公布一好一壞的統計數據。壞消息是,香港2022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跌4.5%,2022年一至三季GDP按年降3.3%。特區政府把2022年GDP預期增長率由8月公布的負0.5%下調至負3.2%。好消息是,2022年8月至10月香港失業率較7月至9月跌0.1個百分點,為3.8%,而且是連續6個月下跌,返回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水平;8月至10月就業不足率較7月至9月跌0.1個百分點至1.7%;失業人數跌至14.7萬人。
數據未能準確反映港就業狀況
如何解讀頗相扞格的經濟數據?關鍵是深入分析就業狀況。
首先,就業數據一般來說是「滯後」於GDP數據的。2022年香港就業數據改善反映香港2021年GDP增長6.7%。2022年香港GDP逆轉為下跌,必將體現在2023年香港就業數據上。
其次卻絕非次要的是,全面深入分析就業狀況,除了看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還必須看勞動參與率。勞動力規模是計算失業率的基數,勞動參與率下降,亦即失業人口退出勞動力市場,這一點會導致失業率失真。香港至今未公布勞動參與率,不利於準確判斷香港就業狀況。社會各界應當注意,新冠疫情爆發近3年,不少香港居民已退出勞動力市場。宏觀經濟學中的「奧肯定律」揭示一個經濟體的失業率與其實際產出之間具有負相關之關係。經濟衰退必然導致生產活動減弱、失業率上升。但是,統計上的失業率數字波動不能全歸因於經濟景氣程度。除了宏觀經濟周期性因素影響失業率外,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導致摩擦性失業、由於產業結構調整而導致結構性失業等等都會引起失業率變動。此外,政府的政策也會對勞動力市場產生擾動,使就業市場出現「虛假繁榮」。
在美國,經濟學家依重失業率相對變化水平來判斷經濟形勢。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克勞地亞‧薩姆(Claudia Sahm)發明預測經濟衰退的「薩姆規則衰退指數」(The Sahm Rule Recession Indicator),以失業率急劇上升來判斷經濟衰退的起始。具體而言,當美國失業率3個月移動平均值相對於前12個月的低點上升0.5個百分點或更多時,標誌着衰退開始。特區政府統計處應當開發適用於香港經濟的同類經濟指標。
港經濟未來將更加跌宕
香港是舉世罕見的高度外向型經濟。2022年香港GDP負增長,主要原因是外部世界經濟下行,進一步分析,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加深演變、地緣政治惡化頗相關聯。儘管中美兩國元首最近在二十國集團印尼峇里島峰會前夕進行面對面會談緩和世界局勢。但是,2023年世界局勢繼續惡化的格局沒有變,美西方經濟將普遍陷入滯脹。
不久前,歐盟委員會公布,2022年通脹率將達8.5%,2023年通脹率仍將處於6.1%;2023年歐元區失業率將升至7.2%,歐盟失業率將升至6.5%。歐元區預計有3個國家經濟將在2023年出現負增長:德國-0.6%,拉脫維亞-0.3%,瑞典-0.6%;預計只有愛爾蘭、馬爾他、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4個國家的增長率將超過1%,其餘國家的增長率將居1%或以下。
美國2022年第三季GDP按年增長2.6%,讓一些人對美國經濟產生樂觀。但是,美國2022年10月非農業職位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平均時薪按年升幅放慢、就業參與率下降。《紐約時報》2022年10月27日刊登題為《美國科技巨頭公司在發出關於經濟的擔憂信號》(Tech's Biggest Companies Are Sending Worrying Signals About the Economy)的報道稱,過去十多年引領美國經濟的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面對高通貨膨脹和利率不斷提高,它們的財務報表顯示美國經濟的艱難日子可能即將到來。
香港經濟內部依賴地產市場和股市。香港地產市場已形成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最明顯也很可能最嚴重的下跌趨勢。香港股市最近回升,但已然形成的下降軌道難以擺脫。相比地產市場,股市對香港經濟的支撐作用較小。但2023年全球金融市場將更風起雲湧,會使香港股市更加跌宕。
特區政府適度放寬防控新冠疫情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香港經濟抵抗下行壓力。但是,不宜寄望過高。面對艱難形勢,更加深切痛惜過去20多年香港經濟轉型升級蹉跎,以致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日子香港缺乏抗擊外來經濟衝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