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經濟帶來沉重打擊,不少打工仔的飯碗也遭打破,市民生活難免捉襟見肘。然而,統計處最新資料指出,全港就業收入中位數卻竟不跌反升,連帶住戶入息中位數亦見增加。究竟,期內香港勞動市場發生什麼變化?
低收入者減 高收入者增
剛發表的新一份《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反映,箇中原因是疫下高薪人士有所增加、低薪人士則見減少。減幅最多的是月入12000至13999元的群組,疫情前後少了8.5萬人。事實上,單計收入介乎8000至18000元的中低收入就業人口,合共已減23.3萬人,比整體就業人口所減的22.2萬人還要多。
反過來,中高收入就業人口卻見增加。其中收入介乎60000至79999元的,增幅最多達2萬人,至於80000元以上的亦增約1.5萬人。低收入人士與高收入人士的此消彼長,令就業收入中位數從2019年第三季的18900元,升至2022年第三季的20000元。
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的收入中位數,期內從35100元增至36400元,考慮到上述就業收入的改變不難理解,因為即使就業人士期內減少22.65萬,就業收入歸零的失業人士被撇除於計算之外;問題是,為何包括非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在內,所有住戶的入息中位數亦從28200元增至28500元?
一大原因,乃住戶收入包含工作以外的現金入息,即所有政府津貼入息亦包含其中;換言之,當低收入打工仔顯著減少,疫下政府提供的補助及紓困措施,無疑對保障以至改善市民生活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一因素乃是移民,移民人士是撇除住戶計算之外;如果離港人士多為收入較低住戶,則住戶入息中位數自然被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