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621公里地鐵線網 打造廣州城市「地下文化長廊」

621公里地鐵線網 打造廣州城市「地下文化長廊」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2-12-08 12:39:41 來源:香港商報網

   「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在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城市修建地鐵,需要以「綉花」功夫做好歷史文化的保護。廣州地鐵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使命,貫穿從規劃設計到運營的全過程,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車站設計,建設文化站、文化線,並與文化藝術機構跨界合作,推出貼近市民的展覽活動,打造「地下文化長廊」。

 今天,廣州地鐵已開通621公里本地線網,日均客流800萬,逐漸形成「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格局,地鐵已經成為傳播城市文化的重要空間。

 設計建設篇

 線路規劃避讓歷史文化街區

 廣州擁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文物、歷史建築、古樹名木遍布城市。地鐵工程往往需要大興土木,如何在發展和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廣州地鐵在實踐中給出了答案。

 據了解,廣州地鐵歷來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在規劃和設計階段聯動文保及規劃部門對沿線進行歷史文化保護對象進行摸查,在可研階段,編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研究,完成專家審查,並針對文化遺產保護對象提出保護方案。在建設階段,工程動工前,將按廣州市文物局要求對地下文物埋藏區進行考古勘探,並對線路較工可階段路由調整部分做歷史文化遺產影響評估,並按程序組織審查。通過全過程落實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的保護措施,促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規劃設計融合發展,廣州地鐵讓線站位規劃更「接地氣」。

 正在線路設計階段的地鐵八號線拆解線(以批覆為準),在廣州傳統中軸線上的紀念堂西側設站,折返線不可避免下穿五仙觀-懷聖寺-六榕寺歷史文化街區。廣州地鐵設計團隊介紹,將紀念堂站置於解放北路下方,避讓了中山紀念堂等重要建築,折返線同樣沿解放北路敷設,不進入主要保護街道,在站址選擇、線路路由上,避免對傳統中軸線的空間格局產生破壞。

 為了進一步減少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影響,地鐵設計團隊計劃加大隧道埋深,採用盾構法施工,這樣不需要在馬路上「開膛破肚」,線路開通後對地面建築帶來的振動影響也更少。

 同樣處於設計階段的八號線東延段,線路將經過長洲島並設站。在走向圖上可以看到,八號線東延段在長洲島的走向不太順直,而是拐了一個小彎。地鐵設計團隊解釋,長洲島上有歷史文化街區,為盡可能減少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干擾,設計師通過優化線路設計,避免正面下穿相關區域,把對文物影響降到最低。

 地鐵建設融入

 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理念

 在建設階段,廣州地鐵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綠化、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相關規定,完善保護預案,加強落實情況監督,努力杜絕地鐵建設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影響。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針對每條線路周邊環境特點及線路是否侵入文物控制線等情況,建立盤查台賬,及時優化設計或施工組織方案,最大限度減少對文物、古樹的影響。

 即將開通的八號線北延段西村站,施工範圍內有兩棵古榕樹。為了原地保護古樹,廣州地鐵更改施工方案,把明挖改成局部暗挖,用一個「籃子」兜住古樹,避免對其產生危害。這一改,車站工期延長一年半載,工程投資也增加了。「大手筆」投入的背後,是「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嚴格落實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今年以來,廣州地鐵針對建設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樹木遷移等相關工作,全部提前在現場向社會公示。具體到每一個出入口涉及多少樹木,樹木的現狀,地鐵為了減少影響已經進行了哪些優化……主動解答市民疑問,接受公眾監督,認真聽取民意,用心用情以實際行動回應,讓地鐵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

 車站硬件篇

 從書法家題站名到首設文化牆

 廣州地鐵一直重視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將文化元素不斷融入車站設計和線網建設過程中,實現由點到站、由站到全線、由全線到整個地下空間文化長廊的構建。從一號線、二號線車站站名由書法家撰寫,到六號線、七號線設置文化主題牆,再到四號線、九號線、十三號線一期、十四號線及知識城線打造文化主題站,接下來正在十一號線建設主題文化線,廣州地鐵實現了文化與地鐵的進一步緊密融合。

2.jpg

 廣州地鐵八號線彩虹橋站。林藝豪攝

 早在1990年代、廣州第一條地鐵的建設過程中,廣州地鐵就開始在車站融入文化元素——地鐵一號線花地灣站的站名,出自廣東著名書法家盧光有先生之手。進入2000年代,地鐵二號線的16個車站站名,蘊藏着廣東書法界16位著名書法家的墨寶。其中,江南西站是二號線中唯一的楷書作品,由年紀最長的書法大家陳作樑老先生題寫。

 2013年開通的地鐵六號線,廣州地鐵在文化公園、北京路、團一大廣場、東山口、黃花崗等地鐵站,以文化牆的形式展示西關大屋、千年商都、東山洋樓和紅色革命的歷史文化。文化公園站以沙黃色浮雕為襯托,伴以珠江河畔、舊海關、大鐘樓、愛群大廈等元素,在國內首次採用「砂岩浮雕+鐵藝鑲嵌彩色玻璃」形式,呈現了強烈的立體感和現代感。

 從文化站到文化線的迭代升級

 2017年底同步開通的四號線、九號線、十三號線一期、知識城線,在延續傳統歷史文化風格的基礎上,進一步選取了南沙客運港站、廣州北站、南海神廟站和知識城站,打造為嶺南文化主題站。

 其中,四號線的南沙客運港站,湛藍色的基調,站廳中一艘「寶船」揚帆起航……重現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景;九號線廣州北站將醒獅作為設計主題,再現了廣東著名民俗,展示了廣東人民篳路藍縷、奮發進取的精神;十三號線一期南海神廟站地處歷史悠久的南海神廟旁,以大量的山水石展現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歷史風貌;知識城線的知識城站,以「紙張」「現代建築」「文字」等傳統、現代元素,營造了極具藝術與設計感的智慧之城。

 通往從化、增城等外圍區域的十四號線一期,以「山川林泉」為主題,融入沿途帽峰山、流溪河、森林公園、從化溫泉等著名旅遊景點;二十一號線在增城廣場站打造了「荔枝」文化主題站,以「煙水綠 荔枝紅」為主題,綠色的天花鋁板和牆面玻璃,紅色立柱上輝映交錯的荔枝圖案,猶如山水之間濃厚文化氛圍中融入特色的荔枝紅。

 為了更好地傳承廣州「非遺」,留下「廣州記憶」,廣州地鐵下一步將推出主題文化線。以環繞市中心五個區的十一號線(市區環線)為試點,在全線設計階段即整體考慮融入廣州「非遺」文化元素,實施文化裝修裝飾設計及文化設施建設工程,讓市民在乘坐十一號線的過程中,體驗一種文化,感受一種生活,了解一座城市,全面提升廣州地鐵候乘文化氛圍。

 文化活動篇

 地鐵線上每月上演文化活動

 廣州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近現代革命策源地、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改革開放前沿地。與「地上」這座兩千年城市文化的積澱相匹配,廣州地鐵在「地下」這座城持續打造「地下文化長廊」,深挖城市文化內涵,推出主題豐富的文化活動。

3.jpg

 五位廣東民族樂團演奏家在地鐵站演奏。 王貞言攝

 2014年,「搭地鐵•賞國學」文化之旅就在廣州地鐵正式啟航,持續多年通過打造文化牆、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推廣文明三字經、開展中秋文化輕展覽等,充分利用車站、列車空間,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市民的出行路徑,為培育乘客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作出努力。

 2022年1月18日,在地鐵陳家祠站,「文化地鐵 精彩旅程」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廣州地鐵將在2022年持續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傳播,通過不少於12場的系列歷史文化活動,做到「地鐵線上月月有文化活動」。

 廣東民族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廣東音樂曲藝團、廣東省博物館、非遺文化中心、小雲雀合唱團……今年來,廣州地鐵主動與專業文化藝術院團開展戰略合作,形成文化推廣合力,進一步發揮地鐵作為城市文化傳播載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公信力。

 2022年歷史文化活動「第一樂章」就由廣東民族樂團奏響,以高胡、揚琴、秦琴、椰胡、竹笛五件樂器組成的廣東音樂特色樂隊編制「五架頭」,在車站演奏起《娛樂升平》《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步步高》等經典曲目。

 精品項目全面打造文化地鐵

 廣州是一座富有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今年,廣州地鐵持續打造紅色文化的精品項目。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地鐵在團一大廣場站上線「無奮鬥 不青春」主題車站,整個車站裹上「紅裝」,成為一片青春奮鬥的海洋。進入車站,16幅展示「五四運動」以來一百年青年人奮鬥縮影的歷史長卷,沿着站廳紅牆徐徐鋪開,在站廳、樓梯玻璃貼和夾層包柱,既有李大釗100年前發出的「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的吶喊,也有當代青年對於青春的感悟和思索。車站還設置了「致敬每個奮鬥的青春」打卡點,給市民打卡留影。

4.jpg

 番禺廣場圖書館分館。 韋琳珊攝

 蹉跎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2022年南國書香節期間,廣州地鐵聯合組委會在地鐵十八號線磨碟沙站舉行南國書香節地鐵分會場暨「搭地鐵·品書香」主題活動啟動儀式,首次在地鐵站打造全開放式、公益、共享的讀書空間,推動全民閱讀。廣州地鐵還積極打造旅途中的圖書館,先後建成廣州圖書館·城際花都站分館、廣州圖書館·地鐵番禺廣場站分館,與廣州圖書館各分館通借通還,該圖書分館投用一周年,累計借還圖書5.2萬餘冊,外借率高達50%,日均借閱量在廣州圖書館自助圖書館中位列第一,遙遙領先。 (坤傑 美春 裕勇)

   頂圖:廣州地鐵四號線南沙客運港站。杜亞楠攝

1.jpg

責任編輯:羅維維 621公里地鐵線網 打造廣州城市「地下文化長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