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專家:今後一個階段將是抗原和核酸「打配合」的時期

專家:今後一個階段將是抗原和核酸「打配合」的時期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2-12-09 09:52:50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新社旗下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引用受訪專家的觀點指出,內地接下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將是抗原自檢和核酸檢測「打配合」的時期。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7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簡稱「新十條」)提到,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減少頻次。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

 病毒檢測是疫情防控的一大關鍵,多地不再大規模常態化核酸檢測後,抗原檢測將對防疫影響幾何?

 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認為,防疫新形勢下,抗原自檢是一個很重要的替代方案,「如果有檢測的意願,尤其是那些高危的、有發生嚴重疾病危險因素的這些人,出現了感染的症狀,可以去做抗原」。

 核酸檢測是全球公認的診斷「金標準」,但抗原檢測操作簡便,價格便宜,10至20分鐘便可檢出結果。但同時,抗原檢測準確度較核酸檢測低,會出現漏檢。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香港目前所有確診病例中,有60%至75%的病例發現自抗原檢測。美國的大規模研究已表明,連續測三次抗原之後,能找出大概98%的感染者。

 一位不願具名的公衛專家強調,新冠疫情發展早期感染人數不多時,核酸檢測能迅速篩查出感染者,但當出現廣泛社會面傳播時,集中核酸檢測,易造成交叉感染,風險和收益不對等。相比之下,抗原檢測門檻低,人們在家中即可操作。

 金冬雁建議,在疫情大規模暴發早期,應在第一輪先盡量多測抗原,可以快速找出潛在感染者,進而找出整個傳染鏈條;另一方面,抗原檢測成本低於核酸,能有效緩解基層財政負擔。

 多位專家認為,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並不需要每天做抗原自檢,沒有任何症狀時,無需檢測,抗原檢測主要用於高風險人群篩查。

 國家藥監局疫苗及生物製品質量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家海表示,未來應追求的不是零感染,而是零重症、零死亡。當個人出現感冒症狀時,用抗原檢測鑑別是否為新冠感染,並及時將信息同步給政府,也可以提醒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前治療,減少因新冠感染而死亡的概率。

 金冬雁說,今後一個階段,將是抗原和核酸「打配合」的時期。抗原檢出陽性後,用核酸來確定感染者的病毒量和危險性,將其作為採取適當隔離措施的重要依據,「好鋼用在刀刃上」。

 在前述不願具名的公衛專家看來,若要推行抗原檢測,對系統和管理要求高於核酸檢測。他說:「之前大家只需要配合核酸檢測,但抗原檢測後,檢測的錢誰負擔、能不能覆蓋所有的人、個人如何準確上報結果等,都需要考慮。」

 「核酸或者抗原,其實都是檢測方式,只是手段不同,但都是為了鑑別新冠病毒,減少互相感染。」陸家海表示,當未來人們逐漸適應新冠後,有感冒症狀,就居家多喝水、多休息,約一周後就能康復,有其他病症,就去醫院對症治療,「如果未來有大量數據證實奧密克戎重症轉化率很低,就像流感一樣了,我認為抗原檢測就該取消了」。

責任編輯:羅維維 專家:今後一個階段將是抗原和核酸「打配合」的時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