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昨日(19日)發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2,報告顯示,北京、粵港澳大灣區、上海均進入全球前十強,分別位居全球第三、第六、第十位。對於大灣區在排名中的提升,專家表示,近年來大灣區衝刺國際科創中心所取得的進展有目共睹。
共築創新核心引擎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研究所所長彭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大灣區在世界級科創灣區中的競爭力日益增強,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功能布局看,「雙城聯動」「雙區驅動」共築創新核心引擎,以橫琴、前海和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為引領,已構建形成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為主骨架的灣區創新資源空間格局。
從戰略科技力量看,截至2021年底,大灣區共有11個重大科技設施,5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逐步構建起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省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以及「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組成的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
深港穗科技集群全球第二
從科技創新集群看,廣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萬家,共有新型研發機構277家,其中6所港澳高校在粵參與共建新型研發機構9家。據統計,2020年大灣區主要城市(不含港澳)PCT專利申請量為28098件,約為北京的2.9倍和上海的5.4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蟬聯全球第二位。
從高層次人才集聚看,截至2021年底,廣東省引進高層次人才超過5000人,帶動全省集聚全球科技人才超過6萬人,吸引來自38個國家(地區)的431名海外名師、名家、名醫、名匠、名人來粵短期開展交流合作。
彭堅也指出,與世界頂尖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中還存在不少短板,例如戰略科技力量不足,基礎研究投入還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關鍵核心技術較為依賴進口,如半導體芯片85%以上依賴進口,國產工業機器人領域伺服電機、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80%以上依賴進口;智能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的佔比相對較低,創新生態有待進一步優化等,這些差距也正是大灣區未來努力方向。(記者 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