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現代中醫學需回歸道學之源

現代中醫學需回歸道學之源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01-04 08:47:37 來源:香港商报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在構築燦爛華夏文明的同時,也向世人傳達了老子的養生哲學,影響了中醫、中國人與中國社會。

 尋根溯源,道學文化是中醫學理論的基石,產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中醫學在理論建構、生命觀念、疾病診、流派傳承、本草方藥、養生理法等多個方面都受到道學文化的影響。

 「天人合一」催生整體觀

 道學思想在中醫學經典形成的時代佔據主導地位,中醫學在理論構建過程中吸取了許多道學的概念與相關命題。作為中醫養生文化開山之作的《黃帝內經》便是典型案例,其「恬淡虛無」等理念皆與道學一脈相承。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的「天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

 基於這種和諧思想,中醫提出「天人相應」整體養生觀念。其中,《黃帝內經》提出,人是大自然的產物,應該與自然、與萬物同生同存,和平共處。

 所以,人要遵循自然界變化的內在規律,進行飲食起居、工作運動,並隨着四時氣候、地理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而進行調整。順其自然可以少生疾病、延緩衰老;反之違背自然,必將受到自然的制約,引發疾病,損害機體。

 「陰陽學說」孕育養生法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提出要專注於修養內在的精神魂魄,以至於達到陰陽調和平衡,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修身養性,頤養情志,疾病自愈。

 「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家思想不僅把宇宙、社會、人類看作一個整體,而且是被陰陽規律支配的一個系統,這深刻影響着《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提出自然界有陰陽,人本身也有陰陽。人之所以生病,是體內陰陽失衡所造成的。

 中醫治病是「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因人、因時、因地、因病不同而分別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診治、調攝,目的是使陰陽適中、適度,處於不偏不倚的平衡狀態。

 中醫養生也是如此。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加上環境、遺傳、年齡、性別、體質等差異,給予「審因施養」「辯體施養」和「辯證施食」。

 道家養生文化的核心是通過陰陽調節一個人的形神,以練氣、保精、存神,從而保持生命機體健康運轉。正如《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形與神兼俱,而盡終其天年。」

 「以人為本」引出「治未病」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主張「以人為本」,並提出「貴生重養」「防患於未然」等觀念,對中醫醫學觀念產生深遠影響。

 道家提出以和、以嗇、保精、愛氣、守神等養生主張,提出既要重視肉體生命,也要重視精神生命。這種追求精神生活的養身之道直接影響了中醫養生。

 而《黃帝內徑》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即是對「以人為本」的詮釋,同時彰顯中醫對生命的關懷。這種防患於未然的養生理念早已深入民心,集中體現於中國的傳統民俗。

 比如,春節前家家戶戶掃房子,開窗通氣;端午節插艾葉;重陽節登高以及飲醋酒茶等,足以說明人們在飲食、衞生防疫、鍛煉等諸多方面的重視程度。病後對補養、鍛煉、勞動量的限制、飲食禁忌等,強調既病防變、愈後慎保養,防復發,也是中醫康復養生的見證。

 《道德經·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指出道家養生文化提倡遵從「適度有節」,才能防患未然。《黃帝內徑》也曾概括「生病歸因於過用。」勞用過度會使形體受損,患上疾病。

 道家養生的最高境界在於「養心」。老子認為要學會「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道家這種「恬淡虛無、清靜無為」的思想可以達到修身養性,保存生命的作用,是最有價值的「防患未然」,也是人生境界的一種終極追求。

 因此,中醫提出「心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說明心主宰全身,心理健康有利於人體各生理機能的健康。在一切養生之道中,心理健康是最為重要的。

 「貪婪是人生大敵,心理平衡是長壽秘訣」告誡我們要重視思想修養與精神調和,使自己的精神面貌處於樂觀、安靜、平和之中,才能減少疾病,延年益壽,那才是養生修道的真諦,實現生命的超越與升華。

 老子思想與道學文化成為孕育和滋養中醫學的主要力量。道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系統深入的養生理論和豐富全面的養生方法,並與中醫在養生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交融互滲,形成了醫道相通、醫道不分的關係格局。

 所以,今日中醫學的教育與傳承也理應主動回歸到老子思想與道學文化這一源頭去汲取文化滋養,只有做到「今之初學醫術者,莫不兼習道學」,我們才能將中醫學這一寶貴遺產繼承好、發展好。

 奇輪文化集團·老子研究院

責任編輯:趙桐曲 現代中醫學需回歸道學之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