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6日)出席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開幕禮致辭時表示,《施政報告》提出重整醫療體制,目標由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改變為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本的體制,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政府已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將推動一系列措施加強地區康健中心角色及功能,體現政府在發展基層醫療的決心和承擔。
李家超指出,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城市,多項醫療指標領先世界,令我們引以為傲。但同時,香港是人口老化得快的城市之一,老化速度將在未來10年達到高峰。隨着人口老化,醫療和社會照顧的需求有增無減,慢性病亦日益普遍,政府必須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而改革醫療系統更是刻不容緩。
李家超續指,基層醫療是市民在整個醫療系統中的第一站,對改善市民整體健康狀況發揮關鍵作用。地區康健中心肩負重任,為市民提供健康推廣、疾病預防、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疾病篩查和管理及社區復康支援的基層醫療服務等,並聯繫區內資源,為市民的健康謀幸福。
他說,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是完善香港醫療系統的新一步。政府會透過地區康健中心,為整體醫療策略帶來轉變,在香港社會推廣「重預防,早治理」的觀念。而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是香港現時7間地區康健中心之一,加上現有的11間地區康健站,政府已於2022年年底達到「全港18區全覆蓋」的階段性目標。
圖:政府新聞處
李家超又表示,政府於上月19日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為強化香港的基層醫療健康體系整體發展方向及策略奠定基礎。政府並會推動一系列加強地區康健中心角色和功能的政策措施,體現政府在發展基層醫療的決心和承擔。
第一,政府會與私營醫療界別共同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理念。地區康健中心會在區內擔任統籌和個案經理的角色,協調不同醫療專業,在社區內提供全面、持續、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
第二,政府會在今年推出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地區康健中心會通過健康風險評估,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轉介他們到私營醫療界別作進一步檢查。確診市民將獲家庭醫生及專職醫護團隊的治療服務,持續管理慢性病和預防併發症,政府更會資助約一半的檢查和治療費用。
第三,政府會推出長者醫療券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把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00元。新增的500元,會在長者使用1000元在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服務後,自動注入醫療券戶口內。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將包括在內。
李家超又說,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對健康很重要。現時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策略是聚焦「防重症、防死亡」和聚焦保護高風險群組,包括「一老一幼」、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等,特別是現時香港正值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峰期。雖然最近取消了「疫苗通行證」,但疫苗接種是防重症的最有效保障。他再次呼籲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做好預防措施,減低患重症的風險,保護自己之餘,亦推進香港社會和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
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的開放時間為星期一及四早上10時至晚上9時,星期二、三、五及六早上10時至晚上8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中心歡迎在當區居住或工作的巿民登記成為會員,並享用其服務。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熱線為3611 9669。
圖: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