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展覽】眾裡尋她 探尋古代女子的生活日常

【展覽】眾裡尋她 探尋古代女子的生活日常

責任編輯:副刊 2023-01-12 18:04:5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中國古代傳統女性總予人相夫教子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古代女性多才多藝,不輸當今女性的聰慧才智。香港文化博物館現正舉辦的展覽「眾裡尋她——南京博物院藏中國古代女性文物展」精選118件/套古代女性文物,訴說這些秀慧女子的傳奇故事,從中看到她們美妝心得、卓越的手工藝及不同時代舞姬的妙曼姿態等,從文物窺探古代女性的真實形象與生活。

 展覽分成四大主題,介紹歷代女性的形象、生活、才藝及書畫名作。展覽策展人、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藝術)鄧民亮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該展與南京博物院一起策劃,同時是基於南京博物院在2015年舉辦過的「溫.婉——中國古代女性文物大展」精選展品:「展覽加入了我們的演繹、有新的內容和展品,從而更切合是次主題。希望觀者從更生活化的角度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文化,提供現代女性生活的靈感。」

鄧館長希望以古代女子為角度,令觀眾了解古代女性在中國文化的發展中所佔重要地位。

 古代女子閒暇日常

 相信很多讀者會好奇古代女子、大家閨秀的真實生活,是次展覽恍如走進時光隧道,由不同文物「拼湊」出女子在不同時代的生活。放置在展覽開端的是逾13米長、展現古代女性豐富消閒活動的清代長卷《古代仕女行樂圖》,也是21組國家一級文物其中之一,以細筆勾勒人物衣褶、體態開相,賦色溫雅,人物的排列疏密相協,場景的描繪趣味盎然,整個畫卷猶如清代女子生活的百科圖書展現在觀者面前。鄧館長介紹,畫作呈現古代女性平日消閒娛樂的活動:「如蹴鞠,既切合之前世界盃的熱潮,又反映古代與現代女性對娛樂的追求是相同的;亦有現代人不熟悉的活動——鬥百草,每人手上各執花草,相互作比較,競採花草,鬥誰能說出更多花草名稱。以連續圖繪的方式概述古代文化和生活,動靜俱備。」

《古代仕女行樂圖》局部,國家一級文物。

 古今生活的共同點

 「時尚」與愛美之心並非現代女性的專利,不同時代和民族都有各自的妝容特色和時尚的生活器物,展品展示了不同朝代的「時尚潮物」。如漢代「舞女俑」及唐代「樂舞俑」,前者的舞女俑正作舞袖狀,中分髮式於腦後綰成團髻。着曲裾深衣,腰身緊窄,下襬曳地呈喇叭狀展開,體姿微向前傾,衣袖似乎在緩緩遮面,形象大氣簡略。後者的舞女俑身軀彎曲有致,着翻領束腰窄袖舞衣,右手高揚作拋袖狀,雙髻分梳,三圓髻下再墮一小圓髻綰成小環,髮型新穎,造型寫實優美。據鄧館長說,漢代的曲裾深衣從戰國時代流行到魏晉南北朝前期,有600年以上。唐代是服飾轉變的重要轉折點,當時流行的翻領束腰窄袖舞衣的翻領像現今流行的西裝外套。觀者能從展品的細節處,發現古今生活的共同之處。

「樂舞俑」,唐,陶。

「舞女俑」,漢,陶。

「七子梳妝奩盒」,西漢,木、漆。主要用來放置化妝用品和梳妝器具,內裝七子小奩,分別為長條形、正方形、馬蹄形、圓形等,恍如現今的多功能化妝箱。

 古時女子的才藝創作

 中國古代女性的藝術品素來較少流傳,展覽難得匯聚她們的才藝創作,包括書畫、織繡、紫砂、女紅等佳品,包含不少明清的閨閣畫家留下的傳世之作,詮釋她們的靈慧巧思。由於閨閣畫家較少見到外人及外遊,每日所能見者是花鳥蟲魚、草木山水,因此多以此為題材,文俶和馬荃是當中的佼佼者。鄧館長表示,文俶帶動了江南一帶的名門望族女性學習她的畫法。「文俶是明代四大畫家文徵明的曾孫女,因家族淵源,故其畫風吸收了文人畫的精髓。」扇面展品《墨梅圖》畫風清雅簡闊,筆墨細秀,書法溫潤秀勁。

 清代女畫家馬荃亦來自繪畫世家,以賣畫教畫為生,仕女門生眾多,畫風精緻寫實,是宋朝宮廷繪畫延續的寫實風格。展品《花蝶圖》中的罌粟花、蘭花等工筆細緻,花鳥昆蟲尤為生動。「古時國畫除寫意,亦有寫實風。馬荃有堅實的寫生基礎,和文人畫風格不同,並非講求水墨意趣,而是精細點染,展品中四朵罌粟花顏色不同,用丹砂、胭脂、花青等細細渲染,表現花的不同狀態。」

馬荃作品《花蝶圖》,1760年。

文俶扇面作品《墨梅圖》。

 男畫家筆下的女子

 鄧館長特意提到,展覽特別呈現古代男性藝術家眼中的女性,讓觀者從另一角度看古代女士,例如畫仕女圖出名的陳洪綬、唐寅(唐伯虎)。「唐寅的《李端端落籍圖》畫作描繪了唐代詩人崔涯與名妓李端端的軼事 ,據說崔涯曾寫詩嘲笑李端端『黃昏不語不知行』,意指皮膚黝黑。後來李端端親自拜訪,崔涯見美人芳容後,便另行撰詩譽之為『一朵能行白牡丹』,唐寅繪畫的是李端端手拿白牡丹見崔涯,崔涯拿紙準備作詩的情景,故事最精彩的一刻。」畫作呈現唐代女子大膽開放的個性,從題詩可見,唐寅是透過故事表達自己懷才不遇,雖一介窮酸,卻在名利場中獨得佳人青睞。鄧館長強調,「文物滿布趣味的細節與故事,希望以此讓觀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記者:Janice 部分圖片:馮瀚文) 

唐寅作品《李端端落籍圖》,國家一級文物。

陳洪綬作品《吟梅圖》,1649年。陳洪綬是晚明至清初的重要畫家,以人物畫著名,畫風仿古。畫作的人物誇張,頭大而身長。作品構圖巧妙地安排人物的空間位置,將觀眾目光引至畫中坐着女子身上。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月27日

時間:星期一、三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農曆新年除夕上午10時至下午5時;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初二休館

地點:新界沙田文林路1號香港文化博物館

票價:HK$10/人(標準成人)


責任編輯:副刊 【展覽】眾裡尋她 探尋古代女子的生活日常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