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全球化的時代,影視的影響力橫跨國際,是文化輸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媒介。過去數十年間,日本與韓國的影視已衝出亞洲,近年《Drive My Car》、《上流寄生族》、《魷魚遊戲》等電影、電視劇更風靡全球,打進國際多個影視獎項中,與歐美影視匹敵。雖然中國的娛樂產業經已成熟,但其對內而非對外的發展政策,加上相對保守的環境,使國產影視較難揚威國際。有一位英籍電影人心繫中國,意在將中國的小故事、大故事帶出國際,他就是兩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16座艾美獎得主柯文思(Malcolm Clarke)。
柯文思從事紀錄片和劇情片創作40多年,足跡遍布86個國家和地區。他的作品屢獲國際大獎,1989年的《你不必去死》和2014年的《住在6號公寓的女人》均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榮譽。現居上海的柯文思近年來專注於製作有關中國的紀錄片。他聯合搭檔韓軼先後拍攝了中美關係紀錄電影《善良的天使》、講述中國基層人民故事的《柴米油鹽之上》等作品。
日前在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舉行的對談系列「Fireside Chat」(爐邊對談)中,柯文思和韓軼分享了他們鏡頭下的中國,以及對於用電影接駁中國與世界的見解。2018年作品《善良的天使》是柯文思首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他早在40多年已前踏足中國,當時20多歲的他正為美國廣播公司(ABC)籌備一套關於中國的電影。雖然製作最後被取消,柯文思在中國的9個月內走遍各地,近距離觀察到中國準備開放下的眾生相,點燃了他對這個國家的興趣。2011年他在亨利·季辛吉和羅拔·蒙道的提議下開始了《善良的天使》的製作。柯文思指,這部紀錄片是在特朗普的陰影下製作的:「特朗普的論述毒害了中美關係。他在任期間,說中國好話就會被貼上政治宣傳的標籤。」即使電影的製作上阻滯重重,柯文思依然引以為傲。「我因製作這部電影愛上了中國。我不能說我理解中國,不過我看見了一個被世界深深誤會的國家,且她遭受了許多不公正的指控。作為一個電影人,我認為我有責任去說好這個故事,重塑中外的橋樑。」因為這份感悟,柯文思決定留在中國,繼續說她的故事,並將其帶向西方。
2021年,4集的紀錄片系列《柴米油鹽之上》於北京首映。除了在內地的海峽衛視、東南衛視、騰訊視頻等平台播出,還於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及英國Sky天空電視台播出。與前作不同,《柴米油鹽之上》採取了微觀的角度,講述中國基層人民的故事。柯文思認為,紀錄片的精髓在於當中的人民。「我的目的是向西方觀眾展示,中國人就像他們一樣,有生活、有挫折、有夢想。這樣才能將東西兩邊拉得更近一些。」柯文思描述,他的紀錄片都有着共同的主題—小人物對抗大敵人,例如《你不必去死》中6歲男童傑森戰勝癌症的故事,又或《住在6號公寓的女人》裏以音樂鼓舞集中營囚犯的猶太鋼琴家愛麗絲·赫茨索默。《柴米油鹽之上》則講述了致力於為村落脫貧,生活樸素的常書記、為了家庭和未來,在高速公路上奔波的張司機等人的故事。他們各有各的苦衷,卻自強不息。這份奮鬥是世界各地人們的共同體驗,而在柯文思眼中,亦是聯繫外地觀眾的關鍵。
「中國現在面對的挑戰是,她不懂如何向外正面地展現自己。」他指中國要是一味向外宣揚自己奇跡般一日千里的發展,只會火上澆油,增添外國的焦慮和敵意。「中國的發展絕不是奇跡,它背後是人民不懈的血汗。我們應該說的就是成功背後的故事,這才能讓外國觀眾感覺真實,而非視其為政治宣傳。」(記者:R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