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搶人才|父子同心學成歸來建設香港 看好「明日大嶼」和大灣區機遇

搶人才|父子同心學成歸來建設香港 看好「明日大嶼」和大灣區機遇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01-26 09:38:2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去年12月22日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面對人才流失,將加大力度招募海外年輕科研人才及吸引香港海外留學生回港發展,本報將一連幾期介紹不同界別的年輕人留港或來港發展的故事,由他們講述對香港未來的看法。今期介紹工程師父子余錫萬和余卓賢為何兩代人都選擇從加拿大學成回港,並熱心參與社會事務、留港建港的故事。 

 余錫萬將熱心承傳給兒子

 余錫萬工程師是2018年至2020年度的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他中學畢業後去了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學系,1982年畢業回港,見習後取得土木、岩土及結構界別的註冊專業工程師資格,30多年來從事工程顧問及承建工作,一直熱心為工程界和社區服務,亦把這種精神承傳給了兒子余卓賢。

 余卓賢同樣是中學畢業後到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學系,2016年畢業後回港見習,現任職駐地盤助理工程師,是香港工程師學會「師傳薈」名譽秘書,參加了「一校一工程師」計劃,協助學校籌辦STEM活動推廣工程師專業形象,培育下一代加入工程界。

 余卓賢:我的家在香港

 余卓賢說:「我的家在香港,所以從來無想過會留加發展,近年身邊是有不少年輕工程師離港,但香港有『明日大嶼』、都會北部區,大灣區發展這些大項目,我們工程界要打出名堂,一定要參與這種國際性大型項目,即使不論家國情懷,純講事業前途,我都一定會選留港發展。」

 每次余卓賢與朋友踏上港珠澳大橋,都忍不住對人說:「我做見習時曾處理過大橋的文件,港珠澳大橋我都有份起,我引以為傲,這是工程師的職業天性。」

 留港同樣可以取得專業上進步

 余卓賢雖然未婚,但很想有下一代,薪火相傳這股建設香港的精神。他說:「小時候爸爸帶我行山,他是山坡岩土專家,經常對我訴說,香港有很多危險山坡,曾經令很多人家破人亡,岩土工程如何透過不斷改良的科技鞏固山坡,把原本有很多危險斜坡的香港變成一處安居樂業的地方。」

 除了情懷和前途,原來留港發展可更大程度地取得專業上的進步。余卓賢說:「作為年輕工程師,當然很想學到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香港工程界尤其是政府工程近年因為要提速提效、減省工序和人手,絞盡腦汁引入先進技術,其中一樣是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以前落地盤要拿着一疊疊圖則,現在帶一部ipad便可,因為科技和技術改良,現在的地盤已不再像以前般塵土飛揚,某些大企業亦實施了每周四天半工作,講求工作與生活平衡,這些都是吸引年輕人的地方。」

 政府推新措有助補充人才

 至於父親余錫萬當年為什麼選擇回港發展,他說:「在加拿大當見習工程師工資會較高,但到中、高級,除稅後的收入香港卻高很多,目前香港當見習工程師的工資是2.2萬元起,三、四年後考到工程師資格是四至五萬元,十年以上最少都七至八萬元,扣稅後計屬全球數一數二,兼且近年更是快速上漲。」「另外,以我個人觀察在加拿大升職尤其是晉升管理層時普遍存有歧視。」

 余錫萬也承認目前香港工程界有人才外流的情況,但主要集中在年輕工程師,他不擔心會青黃不接,因為他相信隨着政府實施的各種「搶人才」計劃,以及愈來愈多工程專業界別與內地達成資格互認協議,將來很快便可補充。(記者 李銘欣)

 頂圖圖說:余錫萬(右)和兒子余卓賢俱選擇加拿大學成後回港貢獻社會。記者 崔俊良 攝

責任編輯:朱劍明 搶人才|父子同心學成歸來建設香港 看好「明日大嶼」和大灣區機遇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