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今年為清華大學建校112周年,康文署與清華大學校史館合作,今日(26日)於孫中山紀念館舉行「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人和事」專題展覽,通過展出來自清華大學的校史資料,讓市民了解清華大學的早期發展,並感受香港與清華共勉共濟的情誼。
據介紹,始建於1911年,清華大學位處北京風景秀麗、原為城外清室園林舊址的清華園,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高等學府。清華大學由一所選派留學生的預備學校發展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現代化綜合大學,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奉為圭臬的學風,培育莘莘學子,陶鑄家國棟樑,為近代中國的發展帶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是次展覽展出來自清華大學校史館珍藏約60餘組校史資料,闡述大學的早期發展,並介紹8位傑出學人包括梅貽琦、葉企孫、梁啓超、梁思成、陳寅恪、趙元任、朱自清及馬約翰的卓越成就。除了歷史照片,重點展品有1909年發出硃批賞撥清華園建游美肄業館的札文、1928年的國立清華大學條例,以及學生救國會於1935年印發的《告全國民眾書》,痛訴「華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展品亦有來自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包括光緒30年(1904年)國子監發出之監照。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人和事」專題展覽由康文署和清華大學校史館聯合主辦,孫中山紀念館籌劃,即日起至5月31日,在香港中環半山衛城道七號孫中山紀念館舉行。(圖源:政府新聞網)
1928年國立清華大學條例。
1909年硃批賞撥清華園建遊美肄業館的劄文。
陳寅恪於1933年致梅貽琦校長申請休假函(左),和1940年國立清華大學同意陳寅恪休假赴香港大學任教之信函紀錄(右)。
光緒三十年(1904年)國子監發出之監照。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展覽廳內特設鋼印機,參觀者可以印製圖案留念。
參觀者可透過展覽廳內的互動裝置,完成遊戲後拼砌出清華大學的校徽圖案。